[发明专利]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081.7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周璐;邸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华誉热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张元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利用 空间 获取 能量 空气 源热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包含:至少一个风机、翅片换热器、压缩机、壳管换热器以及框架,其中,翅片换热器沿竖直方向延伸;风机位于翅片换热器的第一侧面,并设置为沿水平方向远离翅片换热器吹风;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位于翅片换热器的第二侧面,其中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以及框架支撑并容纳风机、翅片换热器、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该空气源热泵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来获取能量,并有效避免了冷岛现象。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包含该空气源热泵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空气源热泵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通过消耗电能把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冷媒搬运到制冷剂中的暖通空调设备,可兼顾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实现一机多用。空气源热泵的主要优点一是节能,在我国华北地区利用它供热的能效比平均可达到2.5,即消耗一份电能可以获得2.5份的热能,能耗仅是电锅炉的40%;二是环保,空气源热泵仅消耗少量的电能,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60%以上;三是技术成熟,安装使用灵活方便,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很少,可实现远程控制操作和自动化运行。因此,空气源热泵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一般高层的写字楼、商务楼、酒店等高端建筑的中央空调供暖和制冷系统,机组系统会根据整个建筑物不同的取暖或制冷需求来及时调整机组的工作数量和工作状态。
现有技术的空气源热泵由传统的风冷空调机组演变而来,如图1所示,空气源热泵100通常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压缩机130和壳管换热器140、位于前述二者上方的翅片换热器120、位于翅片换热器120上方的一个风机110以及用于支撑并容纳上述部件的框架150。基于上述传统结构,当空气源热泵110运行时,风机110向上吹风以促使空气穿过翅片换热器120流动,以实现空气与翅片换热器120热交换。然而,如图2所示,上述结构的空气源热泵110只能在地面并列摆放,并且设备之间要有维修空间,按照一台空气源热泵模块机组供暖1000-2000平方米来算,一个10万平方米的小区或建筑则至少需要50台空气源热泵,总占地面积极大。进一步地,由于空气的浮力作用,会造成冷空气回流,从而形成冷岛现象。并且,空气源热泵100的数量越多,冷岛现象便越显著。
因此,如何减小空气源热泵的占地面积并避免冷岛现象成为暖通空调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该空气源热泵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来获取能量,并有效避免了冷岛现象。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包含:至少一个风机、翅片换热器、压缩机、壳管换热器以及框架,其中,
翅片换热器沿竖直方向延伸;
风机位于翅片换热器的第一侧面,并设置为沿水平方向远离翅片换热器吹风;
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位于翅片换热器的第二侧面,其中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以及
框架支撑并容纳风机、翅片换热器、压缩机和壳管换热器。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翅片换热器为两片式结构,其中第一片与第二片布置为开口朝向风机的八字形。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翅片换热器为一片式机构,其中翅片换热器的散热面与风机的风向垂直。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气源热泵包含布置为“田”字形的四个风机。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框架包含框架主体、活动连接件和主体外部件。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含沿竖直方向无间隔堆叠摆放的多个如上所述的空气源热泵。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获取能量的空气源热泵机群,包含沿水平方向无间隔排列摆放的多个如上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华誉热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华誉热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