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絮凝澄清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6137.9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玺;周秀丽;崔胜霞;任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润达金源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澄清 | ||
本发明提供磁絮凝澄清池,涉及磁絮凝澄清池领域。该磁絮凝澄清池,包括第三沉淀槽,所述第三沉淀槽的一侧侧壁贯穿有污泥管,所述第三沉淀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沉淀槽,所述第二沉淀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沉淀槽,所述第一沉淀槽的另一侧中部贯穿有第一溢流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溢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排泥管的一端上部,所述第三沉淀槽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斗,所述第二沉淀槽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斗,所述第一沉淀槽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斗。通过三次磁粉的沉降回收设置,使磁粉在经过磁絮凝澄清池的时候能够高效的回收,保证净水的时候磁粉消耗少,降低了水处理的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絮凝澄清池技术领域,具体为磁絮凝澄清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是磁絮凝沉淀法,在传统的混合絮凝工艺中,加入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获得磁种,用以增强絮凝剂絮凝的效果,在絮凝的过程中形成已磁种为核心的高密度的絮凝体同时加大絮凝体的比重,让包含了各种悬浮物、COD、有机物、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絮凝体在磁絮凝高效沉淀池中快速沉降,从而达到高效除污的目的,磁絮凝沉淀法需要使用到相关絮凝设备,那就是磁絮凝澄清池。
现在市场上磁絮凝澄清池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磁粉消耗大,磁粉很大一部分会随着污泥流失掉,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磁絮凝澄清池,解决了絮凝澄清吃磁粉消耗大造成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磁絮凝澄清池,包括第三沉淀槽,所述第三沉淀槽的一侧侧壁贯穿有污泥管,所述第三沉淀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沉淀槽,所述第二沉淀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沉淀槽,所述第一沉淀槽的另一侧中部贯穿有第一溢流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溢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排泥管的一端上部,所述主排泥管在第一溢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的上端延伸至磁粉回收池一侧的内中部,所述第三沉淀槽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锥斗,所述第二沉淀槽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斗,所述第一沉淀槽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斗,所述第三锥斗后端中部侧壁贯穿有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排泥管的下端贯穿在主排泥管中部一侧的侧壁,所述第二锥斗后端中部侧壁贯穿有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排泥管的下端贯穿在主排泥管的中部侧壁,所述第一锥斗后端中部侧壁贯穿有第三排泥管,所述第三排泥管的下端贯穿在主排泥管中部一侧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三锥斗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刀闸阀,所述第三锥斗在磁粉回收池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锥斗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刀闸阀,所述第二锥斗在磁粉回收池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斗的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刀闸阀,所述第一锥斗在磁粉回收池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三沉淀槽远离污泥管一侧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沉淀槽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槽远离第一溢流管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和第二沉淀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泥管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排泥管上端设置有第三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三排泥管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润达金源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润达金源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1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防回流高压水井阀门
- 下一篇:计算机大数据处理的采集方法、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