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的下颌骨截骨外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6396.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兵;孙坚;李军;高欣;杨鑫;郑志伟;杨胜兵;陈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颌骨 截骨外 固定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的下颌骨截骨外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固定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一连接杆,用于连接第一固定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第一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二上部截骨导板,分别连接在第一固定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的上侧;所述的第一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一固定导板的侧部连接有第一侧部截骨导板,所述的第二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的侧部连接有第二侧部截骨导板,所述的第一侧部截骨导板与第二侧部截骨导板呈相对布置。本发明可以实现术中精确引导截骨,并准确固定残余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空间位置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的下颌骨截骨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唯一能运动的骨骼,是口腔颌面部是面部重要骨性支撑,参与维持颌面部容貌外形和行使口腔功能。下颌骨颗突与两侧颅底关节窝及关节结节组成颞下颌关节,附着于下颌骨的各组肌肉组织带动下颌骨以颞下颌关节为中心实现下颌骨前伸、侧方等运动,以完成下颌骨各项功能。
炎症、畸形以及各种良恶性肿瘤累及下颌骨是口腔外科临床的常见问题,外科手术是治疗以上这些颌骨病变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中软组织的剥导致的下颌骨肌肉附着丧失、以及下颌骨节段切除后所致下颌骨连续性丧失,都将引起下颌骨相对上颌骨及颅底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的改变(下颌骨失位性改变)。下颌骨失位性改变,使得下颌骨切除后的修复和重建手术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在不准确的空间位置上进行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将导致上下颌牙齿咬合关系不良、面部不对称等功能障碍。因此,如何在术中精确引导截骨,并准确固定下颌骨截骨前相对上颌骨的空间位置关系,是下颌骨功能性重建的关键步骤。
随着影像学、显微外科学以及计算机辅助外科的飞速发展,下颌骨的数字化重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血管化游离腓骨、髂骨等修复重建技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发展。术前可通过虚拟手术设计个性化数字化截骨导板,使得临床医师能在术中依据术前计划进行精确的截骨,相比较传统无导板引导的截骨方法,数字化导板技术引导截骨大大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但对于截断后的下颌骨残端的空间位置关系精确固定和恢复,目前仍没有好的方法,亟需一种装置或方法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的下颌骨截骨外固定装置,可以实现术中精确引导截骨,并准确固定下颌骨截骨前相对于上颌骨的正确的空间位置关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的下颌骨截骨外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
一连接杆,用于连接第一固定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
第一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二上部截骨导板,分别连接在第一固定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的上侧;
所述的第一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一固定导板的侧部连接有第一侧部截骨导板,所述的第二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的侧部连接有第二侧部截骨导板,所述的第一侧部截骨导板与第二侧部截骨导板呈相对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上部截骨导板与第一固定导板之间以及第二上部截骨导板与第二固定导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且均通过若干个连接柱相连,间隙方便部件之间的分离拆卸,分离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连接柱剪断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一固定导板与第一侧部截骨导板之间、以及所述的第二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与第二侧部截骨导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且均通过若干个连接柱相连,同理,间隙方便部件之间的分离拆卸,分离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连接柱剪断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一固定导板与第一侧部截骨导板相对的边缘上均设置有凸边,所述的第二上部截骨导板和第二固定导板与第二侧部截骨导板相对的边缘上也均设置有凸边,凸边使上述部件的边缘厚度增加,可以在第一侧部截骨导板和第二侧部截骨导板被截断拆卸的时候进行导向,同时使截骨的尺寸更加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