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095.0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国;张利平;石广斌;邵祥;刘有全;洪勇;魏娟盆;来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钢筋混凝土 防渗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包括钢板、锚筋、灌浆管及墙体;调压井及事故闸室位于压力管道的上方,调压井与事故闸室之间通过墙体分隔,墙体上游靠近调压井的一侧设置若干检修门槽,连事故闸室与压力管道之间通过事故闸门槽相连通,钢板埋设于墙体中,钢板的两侧焊接若干组锚筋,钢板四周边缘埋设有灌浆管,该结构能够防止钢筋混凝土开裂而产生渗漏,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长距离的引水式发电工程,要在压力管道的进口设置上游调压井,为了压力管道运行安全,在调压井内不仅设置检修闸门,而且又仅靠检修闸门门槽的下游设置事故闸门室,如此在检修闸门槽与事故闸门室之间有一道约3.0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此墙呈反拱,内弧长度达到54.5m。调压井最高内水压力高达1.14MPa,反拱处的PD值能够到45.0MPa.m,在如此高水压力作用下,检修闸门与事故闸室之间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拉应力很大,能够达到4.0MPa以上,已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钢筋混凝土容易开裂而发生渗漏,甚至发生水压劈裂破坏事故,可靠性较差,因此,钢筋混凝土限裂和防渗措施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结构和技术上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该结构能够防止钢筋混凝土开裂而产生渗漏,可靠性较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包括钢板、锚筋、灌浆管及墙体;调压井及事故闸室位于压力管道的上方,调压井与事故闸室之间通过墙体分隔,墙体上游靠近调压井的一侧设置若干检修门槽,连事故闸室与压力管道之间通过事故闸门槽相连通,钢板埋设于墙体中,钢板的两侧焊接若干组锚筋,钢板四周边缘埋设有灌浆管。
钢板位于墙体的中部。
钢板为弧形结构。
锚筋为π形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在具体操作时,调压井与事故闸室之间通过墙体分隔,在墙体中埋设有钢板,钢板两侧焊接锚筋;钢板的四周边缘埋设灌浆管,通过灌浆密实钢板边缘与混凝土之间可能产生的收缩缝,阻止绕渗,防止钢筋混凝土开裂或墙体施工缝而产生渗漏,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D处的放大图。
其中,1为钢板、2为锚筋、3为灌浆管、4为墙体、5为事故闸室、6为压力管道、7为调压井、8为检修闸门槽、9为事故闸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所述的高压挡水钢筋混凝土墙防渗结构包括钢板1、锚筋2、灌浆管3及墙体4;调压井7及事故闸室5位于压力管道6的上方,调压井7与事故闸室5之间通过墙体4分隔,墙体4上游靠近调压井7的一侧设置若干检修门槽8,连事故闸室5与压力管道6之间通过事故闸门槽9相连通,钢板1埋设于墙体4中,钢板1的两侧焊接若干组锚筋2,钢板1四周边缘埋设有灌浆管3。
钢板1位于墙体4的中部;钢板1为弧形结构;锚筋2为π形结构。
本发明的施工过程为:
1)根据需要防渗高度和弧长,确定钢板大小,并分瓣,按图1、图2及图4在加工厂,将钢板1加工成弧形结构;
2)把钢板1运到现场安置于墙体4中间附近,然后焊接组装成钢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