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696.1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祝磊;陈一悰;左宝峰;胡建利;陈洁羽;万青;谈浩;徐晓春;李奔;王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G01R3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抗 接线 保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互感器、第二组互感器、第三组互感器、第四组互感器、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就地传输模块和电抗器保护模块;
其中,第一组互感器和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用于安装在混接线路的一端,第一组互感器与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组互感器、第三组互感器、就地传输模块和电抗器保护模块用于安装在带电抗器混接线路中架空线与电缆线连接处,第二组互感器与就地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组互感器与电抗器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就地传输模块分别与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和电抗器保护模块连接;
第四组互感器和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用于安装在混接线路的另一端,第四组互感器与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互感器、第二组互感器、第四组互感器均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第三组互感器仅包括电流互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传输模块与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分别通过光纤通道直连,或者通过复用通道连接;所述就地传输模块与电抗器保护模块通过电缆直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保护模块或所述电抗器保护模块具体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对本侧电气量进行工频量采样;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就地传输模块的工频量采样、其它侧保护模块的跳闸信号和计算量;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本侧工频量采样及跳闸信号;
同步处理单元,用于采用基于数据通道的采样值时刻调整法对采集单元的采样数据和接收单元的接收数据进行同步处理;
故障及故障区间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混接线路两端或电抗器两端的电流工频量进行故障判断;综合判断结果进行故障区间判断,最终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和闭重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就地传输模块均包括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光信号的转换和收发。
6.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模拟量采样,包括:通过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就地传输模块和电抗器保护模块分别对本侧电气量进行工频量采样,获得四侧采样数据;
步骤(2),将四侧采样数据同步,获得同步处理后的数据;
步骤(3),基于同步处理后的数据,启动判据计算,包括: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电抗器保护模块进行启动判据计算;当线路保护模块启动判据满足,或者电抗器保护模块启动判据满足时,进入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4),故障及故障区间判断,包括:当线路保护模块启动时,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分别根据混接线路两端电流工频量进行区内外故障判断,当电抗器保护模块启动时,电抗器保护模块根据第二组互感器与第三组互感器的电流工频量进行区内外故障判断;当判断发生区内故障时,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进行故障区间判断;
步骤(5),跳闸和闭重信号输出,包括:当判断故障发生在混接线路电缆线路段时,发出跳闸和闭重信号;当判断故障发生在混接线路架空线路段时,仅发出跳闸信号;当判断故障发生在电抗器段时,发送跳闸和闭重信号至就地传输模块,由就地传输模块送至混接线路两端的线路保护模块,线路保护模块经判断跳开两侧断路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抗器混接线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步骤包括:就地传输模块作为主机,第一组线路保护模块和第二组线路保护模块作为从机,从机采用基于数据通道的采样值时刻调整法与主机进行采样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6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