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7793.0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和安;游奎一;倪文金;刘平乐;艾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49/04 | 分类号: | C07C249/04;C07C249/14;C07C251/4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己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己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分子氧发生部分氧化反应,得到由环己酮肟、副产物以及可能未转化的环己胺组成的氧化反应产物,然后将氧化反应产物进行如下之一方式的处理即可得到环己酮肟:
(i)不经分离,或先分离出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水分后,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H2和NH3同时进行氢化胺化反应或先氢化后胺化反应,然后再通过分离得到环己酮肟和环己胺,其中环己胺循环进行部分氧化反应;
(ii)不经分离,或先分离出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水分后,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H2进行氢化反应,然后再通过分离得到环己酮肟和环己胺以及少量的二环己胺,其中环己胺循环进行部分氧化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分子氧为氧气、空气或其它含氧的惰性气;所述的氧化反应副产物为水、环己亚胺、环己酮、硝基环己烷、N-环己基环己亚胺和二环己胺等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氢化胺化或先氢化后胺化或氢化是耦合分水或不耦合分水的反应过程。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氢化胺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反应产物中的副产物与H2和NH3同时发生氢化胺化反应转化为环己胺和环己酮肟;所述的先氢化后胺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反应产物中的副产物与H2和NH3先后发生氢化和胺化反应转化为环己胺和环己酮肟;分离出环己胺循环进行部分氧化反应。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氢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除水之外的副产物与H2发生氢化反应,转化为环己胺和环己酮肟以及少量二环己胺和环己醇;分离出环己胺循环进行部分氧化反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环己胺氧化采用的催化剂为表面富羟基催化剂或其负载型催化剂,如硅胶、偏硅酸、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钛磷氧、氧化铝或三氧化钨等氧化物,或者TiO2/MCM-41,WO3/Al2O3或TiPO/硅胶等负载型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氢化胺化或胺化采用的催化剂为由水滑石或类水滑石复合过渡金属单质活性组分所形成的,其中过渡金属单质活性组分包括主活性组分和助活性组分,所述主活性组分是选自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助活性组分选自于元素周期表中第IB~VIIB族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氢化采用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选自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助活性组分选自于元素周期表中第IB~VIIB族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氢化胺化或胺化采用的催化剂的主活性组分为Ni、Co、Ru、Rh、Pt或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助活性组分为Cu、Zn、Zr或M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氢化采用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Ni、Co、Ru、Rh、Pt或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助活性组分为Cu、Zn、Zr或M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环己胺可以来自于如下之一的合成方法:(a)由硝基苯或苯胺与H2进行催化氢化反应;(b)由硝基环己烷与H2进行催化氢化反应;(c)由KA油即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与H2和NH3同时进行催化氢化胺化反应;(d)由环己醇与NH3进行催化胺化反应;(e)由环己烯与NH3进行催化加成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7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