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热像检查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8426.2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军;郭安忆;刘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J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检查仓,包括独立设置的患者等候区、患者更衣室、医务人员操作间和拍摄区;所述拍摄区设置有红外热像检测机器人及治疗系统和红外热线检测专用背景屏,所述红外热像检查仓内设有恒温恒湿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检查仓,其环境、温度、湿度通过本发明均能得到显著控制和改善,同时采用红外热像拍摄系统,能够选取到更科学精准快捷的一致拍摄视野,检测数据对于临床更具有指向性。数据的精准,能够得到临床医生认可,更利于红外热像技术的发展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热像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热像检查仓。
背景技术
医用红外热像检察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无创检查手段,与X射线一样,能以不同于普通视觉感受的方式提供信息,即人体体表发射率和人体组织内部容热耗散的量度,形成人体温度分布图像,以不同颜色表现,通常冷色表示低温,暖色代表高温,以此精确、实时的捕捉人体体表变化及分布,揭示人体尚未被察觉的异常状态,达到对人体预测、诊断和监测作用。相比CT、MRI、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受检者承担电离辐射及放射性药物的风险,体现绿色无害化的特点。红外热像仪分辨率高、灵敏度强对温度变化敏感,在急诊诊断中尤为重要,例如烧伤、骨折等,还能通过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患者的疼痛程度。且红外热像技术还是一种适宜中医临床辩证、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工具。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理论,符合诊断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因而,可成为针对社会大群体、幼儿、孕妇等特殊群体的理想健康检查仪器,也必将成为实现中医现代化的有力工具。
现有技术的红外热像检测装置包括封闭检查仓、仓内显示器、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升降台、升降控制手柄、拍摄按钮、高温黑体校准源、低温黑体校准源及电控门锁组成这个检查仓。
现有技术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患者可独立完成、检查仓设计也可以保护患者隐私,其缺点为:1、检查仓升降控制手柄无法水平移动,限制拍摄视野。2、红外热像检查对周围温度、湿度、光线均有限制,检查仓无相关控制系统,影响结果准确性。3、患者独立操作,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却忽视了医学检查的严谨性,采集图像不一致,临床指导意义差。
本专利基于以上缺点进行改进:
本检查装置包括独立的封闭检查仓,检查仓内包括:患者等候区、患者更衣区、医务人员操作间、红外热像检测机器人及治疗系统、红外热线检测专用背景屏、恒温恒湿系统。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也满足了红外热像检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还考虑到医务人员的需求增设操作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外热像检查仓,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也满足了红外热像检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还考虑到医务人员的需求增设操作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热像检查仓,包括独立设置的患者等候区、患者更衣室、医务人员操作间和拍摄区;所述拍摄区设置有红外热像检测机器人及治疗系统和红外热线检测专用背景屏,所述红外热像检查仓内设有恒温恒湿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患者等候区与患者更衣室并列在检查仓入口一侧,且两者独立非透明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医务人员操作间位于检查仓最内侧,医务人员操作间设有玻璃窗,便于监控检查全过程。红外热像检测专用背景屏在上述两区域之间的一侧墙壁上安装。红外热像检测机器人及治疗系统与上述背景屏对立放置。恒温恒湿系统在检查仓顶部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仓尺寸(外部)4100mm×5100mm×2800mm、检查仓尺寸(内部)4000mm×5000mm×2300mm,检查仓外层材质为保温板,所述医务人员操作间材质为亚克力(有机玻璃),所述检查仓内设有杀菌系统,所述杀菌系统采用紫外灯,其杀菌时间30min—60min,所述检查仓内设有照明系统,照明系统使用LED照明灯,所述恒温恒湿系统包括自动温控系统、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以使仓内温度、空气质量、温度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8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