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作周期调整系统、调整工作周期的方法及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8813.6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瑞滨;蔡铭宪;蔡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56 | 分类号: | H03K5/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周期 调整 系统 方法 电路 | ||
一种工作周期调整系统、调整工作周期的方法及电路,工作周期调整系统包括:一时间数字转换器,用以自一输入信号产生多个时间数字码;一工作周期索引产生器,用以基于所述多个时间数字码来计算该输入信号的一工作周期,且基于被计算的该工作周期来指派一工作周期索引;一输入相位指派产生器,用以基于该工作周期索引来产生一第一输出及一第二输出;一第一延迟线,用以延迟该第一输出以产生一第三输出;以及一工作周期产生器,用以基于该第三输出及该第二输出来调整该输入信号的该工作周期。此外,调整工作周期的方法及电路亦在此揭露。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工作周期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脉冲信号通常在数字电路中使用于各种目的,诸如传讯记忆体读取/写入时间、指示事件的发生、提供定时同步化等。电路的适当功能通常需要脉冲信号具有指定宽度。未经提供足够长时间的脉冲可导致不完全的下游处理或可能完全未被侦测。提供过长时间的脉冲可导致错误的下游电路操作(例如,应为单脉冲的事物可能被解释为多个脉冲)。在电路大小按比例缩小且操作速度增加时,功率及电路区域效率包括适当的脉冲产生变得重要。然而,目前用于产生脉冲的机制的配置方式具有限制。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包含一种工作周期调整系统。工作周期调整系统包括:一时间数字转换器,用以自一输入信号产生多个时间数字码。一工作周期索引产生器,用以基于所述多个时间数字码来计算该输入信号的一工作周期,且基于被计算的该工作周期来指派一工作周期索引。一输入相位指派产生器,用以基于该工作周期索引来产生一第一输出及一第二输出。一第一延迟线,用以延迟该第一输出以产生一第三输出。以及一工作周期产生器,用以基于该第三输出及该第二输出来调整该输入信号的该工作周期。
本揭示内容包含一种调整工作周期的方法。方法包含:通过一工作周期调整系统的一时间数字转换器自一输入信号产生多个时间数字码;通过工作周期调整系统的一工作周期索引产生器计数具有多个连续1值、多个连续0值及邻接的0值及1值的时间数字码的一数目,用于计算一工作周期且基于被计算的工作周期指派一工作周期索引;通过一输入相位指派产生器基于工作周期索引产生一第一输出及一第二输出;通过工作周期调整系统的一工作周期产生器基于第一输出及第二输出调整输入信号的工作周期。
本揭示内容包含一种调整工作周期的电路。电路包含第一电路、第一多工器、第二多工器及第二电路。第一电路用以从一输入信号产生一工作周期索引。第一多工器用以接收输入信号作为一第一输入、一反向输入信号作为一第二输入及工作周期索引的一第一位元作为一选择输入以产生一第一输出,其中若工作周期索引指示输入信号的一计算工作周期小于一预定工作周期值,则第一输出为反向输入信号,且若工作周期索引指示输入信号的被计算的工作周期大于预定工作周期值,则第一输出为输入信号。第二多工器用以接收输入信号作为第一输入、反向输入信号作为第二输入及工作周期索引的一第二位元作为选择输入以产生一第二输出,其中若工作周期索引指示输入信号的被计算的工作周期小于预定工作周期值,则第二输出为输入信号,且若工作周期索引指示输入信号的被计算的工作周期大于预定工作周期值,则第二输出为反向输入信号。第二电路用以基于第一输出及第二输出来调整输入信号的一工作周期。
附图说明
当与伴随附图一起阅读时,自以下详细描述更好地理解本揭示案的态样。应注意,根据工业中的标准做法,未按比例绘制各种特征。实际上,可出于论述的清晰性而任意地增加或减少各种特征的尺寸。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工作周期调整系统的示例性方块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1的工作周期调整系统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的示例性方块图;
图3为展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2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的额外细节的示例性方块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2的时间数字转换器的示例性时序图;
图5为解释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图1的工作周期调整系统的工作周期索引产生器如何计算输入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示例性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8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