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动态导流能力、基岩供气能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98885.0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杰;潘毅;孙雷;王亚娟;卜淘;林仁义;赵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动态 导流 能力 基岩 供气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裂缝动态导流能力或基岩供气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心夹持器、供气装置、供液装置、回压装置、以及流量检测装置;
所述岩心夹持器包括容纳方形岩心的方形壳体、与所述方形壳体的左右两端相连的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左端盖与所述方形岩心的左端面之间设有左堵头,所述左堵头的左端贯穿所述左端盖的中心,所述左堵头的右端与所述方形岩心的左端面抵接且大小完全覆盖所述方形岩心的左端面;所述右端盖与所述方形岩心的右端面之间设有右堵头,所述右堵头的右端贯穿所述右端盖的中心,所述右堵头的左端与所述方形岩心的右端面抵接且大小完全覆盖所述方形岩心的右端面;所述方形壳体的上壁设有上开口一,所述方形壳体的上壁外表面设有覆盖所述上开口一的上钢板,所述上钢板上设有上开口二,所述上钢板的外表面设有覆盖所述上开口二的上堵头;所述方形壳体的下壁设有与所述上开口一对称的下开口一,所述方形壳体的下壁外表面设有覆盖所述下开口一的下钢板,所述下钢板上设有与所述上开口二对称的下开口二,所述下钢板的外表面设有覆盖所述下开口二的下堵头;所述左堵头、右堵头、上堵头、下堵头的中心均设有贯穿各堵头中轴线的流体主通道;所述方形岩心的上端面和所述方形岩心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方形岩心上下端面匹配的渗透隔板一或不渗透隔板,所述渗透隔板一或不渗透隔板与所述方形壳体之间形成供气腔;当所述方形岩心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隔板为不渗透隔板时,所述测试装置用于测试裂缝动态导流能力;当所述方形岩心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隔板为渗透隔板一时,所述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基岩供气能力;所述方形壳体的前壁内表面和后壁内表面均设有与所述方形岩心前后侧壁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橡胶层,所述方形壳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围压加压孔;
所述供气装置包括相连的高压加压泵和高压供气箱,所述高压供气箱的输出端通过管线一与左堵头流体主通道的输入端相连,且所述管线一上依次设有压力调节阀一、压力传感器一、阀门一;所述高压供气箱的输出端通过管线二与上堵头流体主通道的输入端相连,且所述管线二上依次设有压力调节阀二、压力传感器二、阀门二;所述高压供气箱的输出端通过管线三与下堵头流体主通道的输入端相连,且所述管线三上依次设有压力调节阀三、压力传感器三、阀门三;
所述供液装置通过管线四与所述围压加压孔相连;所述回压装置包括回压增压泵,所述回压增压泵通过管线五与所述右堵头流体主通道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管线五上依次设有回压阀、阀门四;所述流量检测装置通过管线六与回压阀和阀门四之间的管线四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动态导流能力或基岩供气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一的尺寸大于所述方形岩心左端面的尺寸,所述上开口二的尺寸小于所述方形岩心左端面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动态导流能力或基岩供气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堵头、右堵头、上堵头、下堵头的内表面均设有与所述流体主通道相通的线性凹槽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缝动态导流能力或基岩供气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堵头和所述右堵头的内表面还均设有与所述线性凹槽一相通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堵头和所述下堵头的内表面还均设有与所述线性凹槽一相通的线性凹槽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动态导流能力或基岩供气能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堵头与所述方形岩心左端面之间、所述右堵头与所述方形岩心右端面之间均设有与渗透隔板二,所述渗透隔板二的大小与所述左堵头的右端面或所述右堵头的左端面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88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