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良性肿瘤发展趋势评估系统、计算机装置及储存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9633.X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家;杨怀哲;钟文裕;吴智君;郭万佑;李唯恺;黄梓轩;林骏亦;卢家锋;吴育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育德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16H30/20;G16H50/30;G16H5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魏利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良性肿瘤 发展趋势 评估 系统 计算机 装置 储存 介质 | ||
1.一种良性肿瘤发展趋势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良性肿瘤发展趋势评估系统包括:
影像输出装置,用以输出在良性肿瘤的同一位置所提取的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以及
伺服计算机装置,包括:
影像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
影像前置处理模块,分别对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前置处理,以分别得到第一局部影像及第二局部影像;
目标物抽出模块,分别对所述第一局部影像及所述第二局部影像进行自动检测并圈选出所述良性肿瘤的位置,以分别得到第一感兴趣区域(ROI)影像及第二感兴趣区域影像;
特征抽出模块,分别对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影像及所述第二感兴趣区域影像进行自动识别,以分别得到至少一个第一特征及至少一个第二特征;及
趋势分析模块,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特征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特征进行分析,以得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以供判断肿瘤发展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影像前置处理模块包括:
影像调整单元,分别对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的亮度、清晰度进行调整并去除背景,以得到第一调整影像及第二调整影像;
影像校正单元,以所述第一调整影像校正所述第二调整影像的位置,以得到第一校正影像及第二校正影像;以及
局部影像提取单元,分别对所述第一校正影像及所述第二校正影像进行局部影像提取,以得到所述第一局部影像及所述第二局部影像,
其中,所述第一局部影像及所述第二局部影像涵盖所述良性肿瘤及所述良性肿瘤附近组织的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伺服计算机装置进一步包括:
判断模块,依据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产生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前的影像或治疗后的影像,当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前的影像时,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预测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无反应、或预测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当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后的影像时,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判断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无反应、或判断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其中当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时,为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但有假性进展、或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且无假性进展;其中当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前的影像,且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预测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无反应时,所述判断结果为进行其他处理;当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前的影像,且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预测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时,所述判断结果为建议进行放射处理;当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后的影像,且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判断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无反应时,所述判断结果为建议进行其他处理;以及当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为治疗后的影像,且所述肿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为判断所述良性肿瘤对放射处理有反应时,所述判断结果为建议持续追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趋势分析模块储存有多个趋势路径,所述趋势分析模块借助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特征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特征与所述趋势路径进行分析,其中所述趋势路径是通过所述趋势分析模块对多个参考影像进行分析所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伺服计算机装置进一步包括判断结果输出模块及处理器,所述判断结果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影像接收模块、所述影像前置处理模块、所述目标物抽出模块、所述特征抽出模块、所述趋势分析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及所述判断结果输出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户计算机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伺服计算机装置输出的所述判断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的对比度不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特征包含纹路特征、或灰阶特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特征包含纹路特征、或灰阶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育德,未经吴育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96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驶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砂仁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