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流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99745.5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飞;李兴文;汪倩;陈思磊;葛世伟;高平;李晓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10;H01H71/12;H01H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流断路器,其中,包括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动触头、静触头、固态开关电路、导电件以及偏压件;动触头转动的设置在壳体上,静触头设置在壳体上;固态开关电路一端与第二端子和/或静触头电连接,另一端与导电件电连接;导电件相对于壳体为活动设置,导电件的运动轨迹与动触头的转动路径存在交集;偏压件一端与导电件相连;动触头的转动过程具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导电件处于运动状态,导电件在偏压件的偏压力作用下与动触头,以使固态开关电路与动触头呈电连接状态;第二阶段,为导电件处于静止状态,动触头与导电件存在间隙,以使固态开关电路与动触头呈断路的状态;本发明具有导电件与动触头配合稳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作为一种保护开关,主要用于保护电路避免一些例如短路、过载等等故障情况发生。
传统的纯机械断路器在一些故障发生时进行分断,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较大,容易烧损触头。
而作为比较新兴的固态断路器(纯电子),虽然可以解决电弧产生的问题,但存在耗能大、需要庞大的冷却系统对电子部分进行散热等问题,现阶段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随着断路器领域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混合型的断路器,即电子与机械结合的断路器,利用机械为主、电子为辅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对触头的烧损。
例如CN111799752A,公开了一种混合开关,它包含了机械触头部分、固态开关电路部分,固态开关电路并联在机械主回路(由进线端、静触头、动触头、出线端构成的回路)上,固态开关具有一个触发开关。在分闸时,动触头运动到一定位置接触触发开关,使得固态开关电路储能并且导通,电流转移到固态开关电路上,随着动触头继续打开,动、静触头之间的电流路径逐渐减弱,待动触头完全脱离导电部件(固态电路的电流路径),即从而完成整个分断过程。
在合闸时,动触头运动到一定位置接触触发开关,使得固态开关电路储能并且导通,电流会先通过固态开关电路形成流动路径上,随着动触头继续运动接触到静触头时(动触头与触发开关已经脱离,固态电路断路),主回路连通,即从而完成整个闭合过程。这样做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对动、静触头的烧蚀。
但此种结构也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在该专利中导电部件为夹片结构(与壳体为静止设置的),无论在整个合闸、分闸过程中,动触头需要在夹片结构内部运动很长一端距离,因此摩擦力相对来说会比较大;假如夹片结构做得太过松动,虽然有利于动触头的运动,但固态电路很有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假如夹片设计的太过紧,那无疑会影响动触头的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效果较为稳定的换流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流断路器,其中,包括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动触头、静触头、固态开关电路、导电件以及偏压件;
动触头转动的设置在壳体上,其一端与第一端子电连接;
静触头设置在壳体上,其一端与第二端子电连接;
固态开关电路一端与第二端子和/或静触头电连接,另一端与导电件电连接;
导电件相对于壳体为活动设置,导电件的运动轨迹与动触头的转动路径存在交集;
偏压件一端与导电件相连;
动触头的转动过程具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导电件处于运动状态,导电件在偏压件的偏压力作用下与动触头接触,以使固态开关电路与动触头呈电连接状态;
第二阶段,为导电件处于静止状态,动触头与导电件存在间隙,以使固态开关电路与动触头呈断路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9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