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集群节点预选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0802.7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亮;吕东;武宇亭;李伟达;任宏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5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倩男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集群 节点 预选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容器集群节点预选方法和装置,涉及云计算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应用请求中的资源进行分析;根据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构造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获取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以及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计算容器集群节点的预选个数。本公开忽略人为经验设定节点预选个数的不合理性,综合考虑应用所需要的资源请求信息以及容器集群平台的实时资源使用情况,使得节点的预选个数设定更加合理,提高应用的响应效率,同时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云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集群节点预选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应用需要满足快速开发、快速部署、快速交付等需求。容器集群平台,例如基于kubernetes的开源容器编排系统应用而生,其中,kubernetes是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资源编排调度系统。Pod(容器实例)为系统资源调度中的最小单位,通过kubernetes将pod精准的调度到相应的node节点上运行至关重要。
现阶段调度器对资源的调度分为两个过程,分别是节点预选过程和节点优选过程。预选过程是选择一系列符合应用资源请求的节点备选;优选过程是从预选中的节点中选择得分最高的节点运行。但在预选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用户根据自身经验设定预选阶段符合要求的备选节点个数。然而在备选节点个数设定不合理时,严重影响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提高应用的响应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器集群节点预选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得节点的预选个数设定更加合理,提高应用的响应效率。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出一种容器集群节点预选方法,包括:对应用请求中的资源进行分析;根据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构造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获取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以及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计算容器集群节点的预选个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构造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包括:根据应用对内存的需求信息和应用对中央处理器CPU的需求信息,构造应用对内存的偏好程度参数和对CPU偏好程度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构造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包括:根据应用对内存的需求,与应用对CPU的需求和应用对内存的需求的和的比值,得到应用对内存的偏好程度参数;以及根据应用对CPU的需求,与应用对CPU的需求和应用对内存的需求的和的比值,得到应用对CPU的偏好程度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包括:获取容器集群平台的总内存信息、总CPU信息、已用内存信息和已用CPU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容器集群节点的预选个数包括: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总内存信息和已用内存信息,确定容器集群平台的可用内存信息;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总CPU信息和已用CPU信息,确定容器集群平台的可用CPU信息;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可用内存信息与应用对内存的需求信息,确定容器集群平台中满足应用内存需求的节点数;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可用CPU信息与应用对CPU的需求信息,确定容器集群平台中满足应用CPU需要的节点数;利用应用对内存的偏好程度参数和对CPU偏好程度参数,对容器集群平台中满足应用内存需求的节点数和满足应用CPU需要的节点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容器集群节点的预选个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容器集群节点预选装置,包括:资源分析单元,被配置为对应用请求中的资源进行分析;参数构造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构造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资源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节点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容器集群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应用请求中的资源信息,以及应用对资源的偏好程度参数,计算容器集群节点的预选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