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磁刺激装置及多路经颅磁刺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050.6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民;杨刚;王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2/00 | 分类号: | A61N2/00;A61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孔垂超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颅磁 刺激 线圈 装置 路经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磁刺激装置及多路经颅磁刺激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包括线盘和磁芯,线盘由导电线材绕制而成,在线盘上形成有通孔,磁芯的一端位于通孔内,磁芯能够对线盘通电后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聚合,避免磁场发散,通过磁芯的作用能够加强线盘所产生的磁场,从而降低了产生所需强度磁场所需要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磁刺激装置及多路经颅磁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越来越大,各种脑部神经疾病也变得多发,脑部健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磁刺激治疗脑部神经疾病的技术得到了重大突破。高强度的磁脉冲刺激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大脑神经领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应用颇多。
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经颅磁刺激是目前比较热门也比较有效的针对神经类疾病治疗的非侵入治疗方法。利用一整套充电模块对电容进行充电,然后通过放电模块激发磁刺激线圈产生高强度脉冲磁场,借此刺激大脑神经改变大脑内神经细胞的电活动,达到治疗神经类疾病的效果。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明显,非侵入式治疗等特点。但是现有技术的经颅磁刺激设备的线圈产生足够强的磁场所需要的电压较大,而且所产生的磁场容易发散,这对经颅磁刺激设备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现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磁刺激装置及多路经颅磁刺激系统。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包括线盘和磁芯;所述线盘由导电线材绕制而成,在所述线盘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磁芯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线盘为环形,所述磁芯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磁芯的第一端伸出到所述通孔外,所述磁芯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磁芯的第一端上形成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线盘为“8”字形形状,所述线盘上形成有两个通孔,所述磁芯为“U”字形形状,所述磁芯的两端分别置入所述两个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磁芯采用硅钢、低碳钢、电工纯铁或钕铁硼制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电源以及上述的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所述电源与所述线盘电连接,所述电源用于为所述线盘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绝缘壳体和外壳,所述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外壳用于盛放所述电源以及所述绝缘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抓持部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路经颅磁刺激系统,包括箱体以及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上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抓持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经颅磁刺激线圈装置,包括线盘和磁芯,线盘由导电线材绕制而成,在线盘上形成有通孔,磁芯的一端位于通孔内,磁芯能够对线盘通电后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聚合,避免磁场发散,通过磁芯的作用能够加强线盘所产生的磁场,从而降低了产生所需强度磁场所需要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