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支撑保圆支架及钢板滚圆焊接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079.4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付新建;王东胜;李江涛;边希博;高俊青;杨永迪;李金源;李秋丽;李维;许飞;张宁;李世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丰桥桥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支撑 支架 钢板 滚圆 焊接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支撑保圆支架及钢板滚圆焊接施工工法,属于钢圆筒加工技术领域,圆形支撑保圆支架包括圆形环体、中心柱以及对拉杆,所述圆形环体包括多个第一弧形板和多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绕同一轴心交替设置,且首尾相接围合形成所述圆形环体,所述圆形环体用于贴合于钢板内侧设置;所述中心柱位于所述圆形环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圆形环体同轴设置;所述对拉杆连接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第一弧形板、以及所述中心柱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所述对拉杆沿所述圆形环体的径向设置,且绕所述圆形环体的中心轴呈放射状的分布有多个。本发明提供的圆形支撑保圆支架及钢板滚圆焊接施工工法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圆筒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形支撑保圆支架及钢板滚圆焊接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钢圆筒加工步骤为下料、滚圆、焊接、矫正等步骤。钢板滚圆完成后直接进行对口焊接,由于先弯曲后焊接,钢圆筒的直径大、自身质量中、整体结构稳定性差,极易在焊接的时候造成几何尺寸偏差啊,导致焊接后发生几何尺寸突变,达不到钢圆筒的加工精度要求。焊接后还要对其进行尺寸校正,难度较大耗费时间,施工质量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支撑保圆支架及钢板滚圆焊接施工工法,旨在解决现有钢圆筒加工精度低,且需后期校正导致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形支撑保圆支架,用于保证滚圆后钢板的圆弧度,包括:
圆形环体,包括多个第一弧形板和多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绕同一轴心交替设置,且首尾相接围合形成所述圆形环体,所述圆形环体用于贴合于钢板内侧;
中心柱,位于所述圆形环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圆形环体同轴设置;以及
对拉杆,连接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第一弧形板、以及所述中心柱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所述对拉杆沿所述圆形环体的径向设置,且绕所述圆形环体的中心轴呈放射状的分布有多个。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等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外侧弧面的弧度值,所述第二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等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外侧弧面的弧度值,所述第一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等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外侧弧面的弧度值,所述第二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外侧弧面的弧度值,所述第一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内侧弧面的弧度值。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用于收紧钢板的拼缝,所述拉紧组件包括:
耳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耳板用于分别固接于钢板的两对接端;以及
双头液压缸,所述双头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双头液压缸的两活塞杆分别与所述耳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对拉杆包括:
主杆体;
伸缩杆体,在所述主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伸缩杆体可沿所述主杆体的轴线伸缩调节;以及
收紧环,连接于所述主杆体的端部,用于固定所述伸缩杆体的伸缩位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中心柱的外周具有多个第一对接平面,所述对拉杆靠近所述中心柱的一端具有第二对接平面,所述第二对接平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平面贴合,且与所述第一对接平面一一对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对拉杆靠近所述中心柱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板面形成所述第二对接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丰桥桥梁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丰桥桥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肱动脉分段止血压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