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177.8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龙运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地址: | 510799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运输板,所述运输板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滚轮,所述运输板的顶部开设有转轴槽,所述转轴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顶部为开口设计,所述存放箱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轨道,所述水平轨道的内侧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折板,所述滑动块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该运输机器人,不需要调整物资的摆放角度,降低了物资运输的难度,能够自动引导物资的摆放位置,保证装置整体重心的稳定,能够对物资摆放的过程进行减震,利用物资摆放时对装置的冲击力实现加热和除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普及,机器人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场景中,在物资搬运及垃圾运输等领域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搬运机器人可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工作,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
但是现有的运输机器人需要不断的调整物资的摆放角度保证摆放整齐,避免避免物资摆放杂乱浪费空间以及降低整体的稳定性,提高了物资运输的难度,无法引导物资在摆放的过程中调整位置,不能对物资摆放的过程进行减震,无法利用物资摆放时对装置的冲击力实现加热除尘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机器人,不需要调整物资的摆放角度,降低了物资运输的难度,能够自动引导物资的摆放位置,保证装置整体重心的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能够对物资摆放的过程进行减震,利用物资摆放时对装置的冲击力实现加热和除尘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运输机器人,包括运输板,所述运输板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滚轮,所述运输板的顶部开设有转轴槽,所述转轴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顶部为开口设计,所述存放箱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轨道,所述水平轨道的内侧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折板,所述滑动块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偏转板,所述偏转板与转折板固定连接,能够在存放箱摆放物料由于重心不稳向一侧转动后手动收卷部分引导板的长度,保证物料能够不被引导板阻挡进入存放箱内部,能够向存放箱内放入体积更大的物资,提高了装置摆放不同体积物资的适应性,所述偏转板的顶部安装有引导装置,所述水平轨道的两端均通过弹性板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存放箱的内壁位于缓冲板的下方安装有缓冲装置。
优选的,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垂直板,所述垂直板与偏转板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垂直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倾斜板。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靠近倾斜板的一侧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引导板的一端与倾斜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引导轮,所述引导轮与引导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为台型块,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开设有缓冲转槽,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安装有减速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转槽的内壁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缓冲叉块,所述缓冲叉块的顶部均匀开设有与减速板相适配的减速槽。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为弹性板,所述缓冲板与弧形板滑动连接,提高了装置对物资摆放过程中的冲击力的缓冲能力,利用物资对装置的冲击力进行加热功能,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加热。
优选的,所述存放箱的外侧靠近缓冲块的位置均匀安装有波纹板,所述波纹板为金属板,所述波纹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散热孔,波纹板的弯折形状以及表面开设的散热孔增加了散热的表面积,提高了装置的散热能力,能够更快速的将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周围的环境中,快速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