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石基础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218.3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龚杰;黄志涛;林小兵;刘恋;涂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大新特种建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侯莉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石 基础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石基础加固结构,它包括在毛石基础上增设的承台,所述承台是具有凹槽的块状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承台通过其凹槽罩住毛石基础并与之连接为一体。所述承台包括钢筋笼和混凝土,所述钢筋笼的整体形状与承台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钢筋笼对应于承台凹槽的部分罩住毛石基础并经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笼上而与毛石基础连接。本发明的承台为倒置的凹字型结构,它罩住毛石基础并与之连接为一体,不但可以提高毛石基础的整体性,而且增大了毛石基础的受力面积,提高其承载力,加固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毛石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毛石基础是使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的毛石,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而成。毛石基础的抗冻性较好,在寒冷潮湿地区可用于6层以下建筑物基础。但是毛石基础的整体性欠佳,故有振动的建筑很少采用。
目前,基础补强加固在加固工程中已经非常普及,而毛石基础由于材料松散,砂浆强度低导致毛石连接不牢固,结构整体性差,且毛石基础无法植筋,因此业内对毛石基础的加固一直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固效果好的毛石基础加固结构,可有效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增大基础受力面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毛石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毛石基础上增设的承台,所述承台是具有凹槽的块状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承台通过其凹槽罩住毛石基础并与之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承台为倒置的凹字型结构,它罩住毛石基础并与之连接为一体,不但可以提高毛石基础的整体性,而且增大了毛石基础的受力面积,提高其承载力,加固效果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台包括钢筋笼和混凝土,所述钢筋笼的整体形状与承台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钢筋笼对应于承台凹槽的部分罩住毛石基础并经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笼上而与毛石基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筋笼主要由内围封闭箍筋、外围封闭箍筋、面筋、底筋和界面筋组成,各种钢筋均为若干,其中,若干内围封闭箍筋在竖向上排布且套于毛石基础的外围并靠近毛石基础,而若干外围封闭箍筋在竖向上排布且套于所述内围封闭箍筋的外围,所述面筋位于承台的顶部与外围封闭箍筋连接,所述底筋位于承台凹槽的顶部与所述面筋连接,所述界面筋位于所述面筋和底筋之间且穿过毛石基础上的结构柱,所述界面筋的两端锚固在混凝土中。本发明由内围封闭箍筋和外围封闭箍筋组成的围箍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毛石基础的整体性,而界面筋可以增强承台的抗剪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推荐方式,所述面筋包括横向面筋和纵向面筋,所述横向面筋和纵向面筋相互垂直并在交叉处连接,所述面筋的两端向下弯折成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外围封闭箍筋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推荐方式,所述底筋包括横向底筋和纵向底筋,所述横向底筋和纵向底筋相互垂直并在交叉处连接,所述底筋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与所述面筋的竖直段连接。
为了进一步增强承台的承载力,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钢筋笼包括附加底筋和分布筋,所述附加底筋和分布筋均为若干,若干分布筋在水平方向上排布且位于内围封闭箍筋和外围封闭箍筋之间,所述附加底筋的下端与分布筋连接再向上弯折延伸与内围封闭箍筋相连直至连接在纵向面筋上。
本发明部分面筋和底筋延伸至结构柱时穿过结构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⑴本发明的承台为倒置的凹字型结构,它罩住毛石基础并与之连接为一体,不但可以提高毛石基础的整体性,而且增大了毛石基础的受力面积,提高其承载力,加固效果好。
⑵本发明由内围封闭箍筋和外围封闭箍筋组成的围箍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毛石基础的整体性,且界面筋可以增强承台的抗剪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大新特种建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大新特种建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