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1432.9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武薛强;王佳辰;王莲莲;方成业;张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A62C5/02;A62C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胶体 泡沫 产生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进水管、基料管、文丘里管、进气管、发泡结构、发泡芯、出液管,发泡结构包括倒锥体、凸槽、延伸圆片、旋转扇叶、支架;倒锥体、延伸圆片、旋转扇叶上均匀开设有口径大小相等的小圆孔,通过水流冲击旋转扇叶,可带动倒锥体与延伸圆片一起转动,不需任何外力驱动,位于泡沫产生装置管壁凸槽内侧的延伸圆片可实现对未被倒锥体混合的基料的充分混合,最后通过发泡芯,完成二次发泡。本发明产生的胶体泡沫均匀、细腻、发泡倍数高,可实现对矿井火灾的有效治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防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自燃是我国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据统计,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有煤炭自燃倾向的矿井占总数的56%,而因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94%。煤炭自燃使得大量煤炭资源被冻结,合理的开拓部署和开采顺序被打乱,为矿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事故隐患。
胶体泡沫是一种气体均匀分散在固体胶体中的混合体系,发泡后泡沫壁中的促凝剂与高分子溶液发生促凝反应形成胶体与泡沫共存体。胶体泡沫集胶体与泡沫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具有优异的流动性、扩散性和堆积性,可以实现对着火分区的快速灭火,并能适应矿井不同区域的防灭火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然而,目前与胶体泡沫相配套的防灭火装置十分欠缺,极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通过胶体泡沫的充分制备,高效灭火,实现对矿井火灾的有效治理。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基料管、文丘里管、进气管、发泡结构、发泡芯、出液管;
所述的发泡结构包括倒锥体、凸槽、延伸圆片、旋转扇叶、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泡结构由支架固定在胶体泡沫产生装置的主体上,当胶体泡沐基料混合液流经发泡结构时,水流冲击旋转扇叶,带动倒锥体与延伸圆片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泡结构的倒锥体下部外侧为一圈延伸圆片,延伸圆片位于泡沫产生装置装置管壁凸槽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锥体、延伸圆片、旋转扇叶上均匀分布着开口大小相等的小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可通过水流冲击旋转扇叶,带动倒锥体与延伸圆片同时一起转动,不需任何外力驱动。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其发泡结构的倒锥体下部外侧为一圈延伸圆片,延伸圆片位于泡沫产生装置装置管壁凸槽的内侧,通过外围的延伸圆片,未被倒锥体混合的基料不会顺着胶体泡沫产生装置的管壁直接向前流动,不断旋转的延伸圆片可完成对未被混合基料的充分混合。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通过在倒锥体、延伸圆片、旋转扇叶上均匀开设口径大小相等的小圆孔,可实现对胶体泡沫基料的完全混合,使得产生的胶体泡沫更为均匀、细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简易式胶体泡沫产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