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618.4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永;李向东;曾燕;樊红梅;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A01G31/06;C05G5/23;C05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史光伟;张迎新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夏 水培 高产 育苗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培育半夏种茎:选取健康半夏种球或半夏种子,清洗和消毒处理后,接种在组织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2~25℃,pH为5.8~6.0,光照度3000Lx,光照12h/d,培养100~120天后,收集培育出的组培半夏种茎,清洗后晾干备用;
水培育苗:选取粒径大于10mm的无损伤、无霉变的优质种茎,杀菌处理后,晾干后种于定植篮内,定植后放入定植板的培养孔内,并利用半夏水培高产育苗装置水培繁育半夏种苗;
控制生长温度18~25℃,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进行LED灯光照,采用水培营养液间歇流动培养,每隔2h营养液循环流动15~30min;
采收:培养14-16周后收获,整株干燥后去根、叶,收获种球,即为半夏种茎,对半夏种茎进行存储或水培育苗或大田种植;
再次水培育苗:继续挑选粒径大于10mm无损伤、无霉变的优质种茎,按照上述水培育苗及采收方法完成新一轮循环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半夏种茎步骤中所使用的组织培养基由以下组分制成:
MS培养基,6-苄氨基嘌呤1.0~2.0mg/L,萘乙酸0.5~1.0mg/L,白糖30.0g/L,琼脂6.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育苗步骤中的杀菌处理为:采用2%的多菌灵粉剂混悬液浸泡种茎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育苗步骤中所用定植篮尺寸为上口径40~55mm、下口径25-30mm,高45~60mm;
所述粒径大于10mm的无损伤、无霉变的优质种茎于定植篮内的定植深度为20~30mm,采用直径6~10mm的植物用陶粒定植,每个定植篮定植1~3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半夏种茎步骤中清洗和消毒处理包括:
先用肥皂水浸泡并清洗半夏种球或半夏种子,用自来水冲洗后,用75%乙醇浸泡15~30s,再用灭菌去离子水清洗1次后,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8~10min,之后用灭菌去离子水清洗3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表面水分 后放入无菌培养基内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育苗步骤中所用水培营养液配方为:硝酸钙590~610mg/L、硝酸钾380~400mg/L、磷酸二氢钾110~120mg/L、硫酸镁230~240mg/L、铁盐溶液2ml/L、微量元素溶液1ml/L;
铁盐溶液: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2g,蒸馏水500ml;
微量元素溶液:硼酸2.86mg/L、硫酸锰1.61mg/L、硫酸锌1.22mg/L、硫酸铜0.08mg/L、钼酸铵0.02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水培高产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营养液的pH为5.8~6.5,水培营养液的总盐度为2.0~3.8g/L。
8.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半夏水培高产育苗方法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装置为立体多层循环培养装置,所述立体多层循环培养装置包括水培架、营养液箱、水培槽、营养液循环组件、LED灯和时控开关;
所述水培架内设置有多层隔板,每个隔板上均设置有水培槽,水培槽用于培养半夏种苗;
所述营养液箱设置在水培架底部,所述营养液箱通过营养液循环组件与每个水培槽连通设置,用于循环更换水培槽中的营养液;
所述LED灯设置在水培槽上方,固定安装在隔板上,所述时控开关安装在水培架侧边,所述时控开关与LED灯电性连接,用于定时控制LED灯开启照射下方水培槽内的半夏种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