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1912.5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9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正;乔方利;王英霞;袁业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G06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立体 摄影 方位 相对 定向 畸变 系数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摄影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主要包括: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参数和镜头畸变系数标定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组的建立方法。包括:测量物方测量区域内线段长度,采集影像并获取线段端点的左右影像坐标,建立相应控制方程组的方法;特征点提取、同名点匹配方法及相应的控制方程组建立方法。非线性方程组初始值获取方法。基于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理论,通过迭代剔除误差较大特征点,逐步趋近真值的非线性方程组解算方法。本发明定标简单实用,既适用于近距离小面积测量,也适用于远距离大面积测量。本发明创造性的给出了非线性方程组的解算方法,确保方程的收敛性和标定参数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摄影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非测量相机进行近景测量,非测量相机进行摄影测量时需要提前对相机的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参数、镜头畸变系数等参数进行标定。常用方法是二维靶标标定法,三维靶标标定方法等。典型的二维靶标标定方法是张正友的棋盘格(圆点)标定法,该方法一般是先在室内标定出内方位元素和畸变系数,然后去现场测量,利用现场测量影像对标定出相对定向参数。这种方法常用于近距离小视场的相机标定,对CCD面和焦距都较大的相机在远距离、大视场测量时标定起来比较困难。与立体摄影测量相关的研究机构往往会建设专业三维相机标定场,其标定精度较高但其仅对部分人开放,且也需要先在室内标定出内方位元素和畸变系数,然后去现场测量,利用现场测量影像对标定出相对定向参数,由于加工大尺寸三维标定场困难,其也不太适合远距离大视场测量。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二维靶标和三维靶标标定法常用于测量距离近,视场较小的相机标定,而对测量距离较大,大场景测量时标定起来比较困难。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建设大尺寸二维、三维标靶是解决大场景远距离测量定标问题的一个途径,但是这种方法加工难度大,花费高,难以普及。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针对这种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方程的摄影测量定标方法,该方法标定简单易操作、省时省力,费用低,既适用于近距离小面积测量,也适用于长距离大视场测量,有利于推动摄影海浪测量等远距离大视场摄影测量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所述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包括:选取少量特征点,依次通过相对定向的直接解到13参数控制方程组的解,参数由少到多的确定控制方程组的初始值;扩大特征点数量,依次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剔除匹配质量较低的特征点对,使待求参数逐步逼近真值,最后得到精确的内方位元素、畸变系数和相对定向参数值。
进一步,所述智能立体摄影内方位、相对定向和畸变系数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物方测量区域内线段长度,为列距离方程做准备;
步骤二,采集影像获取线段端点的左右影像坐标,列出部分控制方程;
步骤三,均匀生成10×10个特征点,确定所述特征点的同名点,为列共面方程做准备;
步骤四,建立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参数和镜头畸变系数标定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组;
步骤五,确定所述非线性控制方程组的迭代解的初始值;
步骤六,进行所述非线性控制方程组的精确迭代解;
步骤七,采用“金字塔+最小二乘”匹配方法实现同名点的精确查找。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测量物方测量区域内线段长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1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