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2915.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强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2;A24F40/48;A24F40/50;A24F40/51;A24F40/90;A24F4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烟杆、烟弹和控制系统,所述烟杆中包括第一壳体、弹舱、第一电极、控制板、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电极、电池和充电接口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烟弹中包括第二壳体、油舱、气道、雾化器、电路、底壳和第二电极,所述雾化器和第二电极均与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该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有烟杆和烟弹,利用人工进行对烟弹进行更换安装,配合弹舱、第一电极、控制板、电池、雾化器、电路、底壳和第二电极,从而可以对电子烟的烟弹进行更换,同时可以进行身份认证,避免了烟杆浪费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认证度,避免盗版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现有的电子烟在进行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往往就遗弃了,而烟杆还能够正常的使用,从而造成了浪费,而且一般的电子烟无法对更换的情况进行身份认证,同时无法反馈出对应的使用情况,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电子烟无法进行更换烟弹,以及更换时无法进行身份认证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烟弹,包括烟杆、烟弹和控制系统,所述烟杆中包括第一壳体、弹舱、第一电极、控制板、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电极、电池和充电接口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烟弹中包括第二壳体、油舱、气道、雾化器、电路、底壳和第二电极,所述雾化器和第二电极均与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至少设置有3个,且2个电极为供电极,1个电极为信号传输电极。
优选的,所述烟杆中弹舱与烟弹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插接、旋转连接和磁吸连接多种。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电极组单元、第二电极组单元、烟杆控制电路和烟弹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电极组单元和第二电极组单元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单元与烟杆控制电路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单元与烟弹控制电路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烟弹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雾化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烟杆控制电路中包括雾化测控模块、身份识别模块、LED灯效模块、电源管理模块、MCU模块和触发传感器,所述触发传感器的输出端与MCU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模块与雾化测控模块、身份识别模块、LED灯效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均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烟弹控制电路中包括雾化测控单元、身份识别单元和LED灯效单元。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控制处理中心、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反馈模块、识别通过单元和识别驳回单元,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识别通过单元和识别驳回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烟弹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烟弹插入到烟杆的弹舱中,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连接,通过控制板读取电路中的身份信息对烟弹进行身份识别;
S2、其中第一电极组单元和第二电极组单元接触后,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进行识别,并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的分析处理,将信息反馈到处理中心,身份识别通过,控制板开启正常工作模式,反之,控制板功能关闭;
S3、其中通过LED灯效模块来显示对应的工作状态,利用控制板控制板对电路中的LED灯进行控制。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烟弹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强,未经李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