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发电减振器及作业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3557.5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程峰;李淼;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H02K35/02;H02N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减振器 作业 机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电减振器及作业机械,该可发电减振器,包括:外筒、活塞缸、活塞杆、缓冲组件和能量采集单元,能量采集单元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压电陶瓷;活塞杆的一端与外筒的端壁连接,缓冲组件套设于活塞杆,且缓冲组件在活塞杆上的预设位置和外筒的端壁之间运动;活塞缸套设于活塞杆上,活塞缸的敞口端与缓冲组件可分离式接触;活塞缸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磁铁,外筒的内壁上设有压电陶瓷,第二磁铁设于压电陶瓷上,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同磁极相对。能量采集单元集成在外筒与活塞缸之间,整体结构十分紧凑;外筒包裹能量采集单元,减弱了外部环境对能量采集单元的影响;利用非接触式的磁铁传递机械能,消除了对于能量采集单元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发电减振器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和无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纯电动无人驾驶车辆在不同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对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容量电池一直是电动车行业的重点研究领域,但受材料和技术的限制,高性能电池的研究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
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振动,采集车辆的机械振动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作为辅助电源为低功耗电子件供能,将有效提高车辆续航里程,节省电力成本。如何利用车辆的机械振动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电减振器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的机械振动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电减振器,包括:外筒、活塞缸、活塞杆、缓冲组件以及能量采集单元,所述能量采集单元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压电陶瓷;
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端壁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且所述缓冲组件在所述活塞杆上的预设位置和所述外筒的端壁之间运动;所述活塞缸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缸的敞口端与所述缓冲组件可分离式接触;
所述活塞缸的外壁上设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压电陶瓷,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压电陶瓷上,且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同磁极相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能量采集单元还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压电陶瓷和/或所述第二磁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压电陶瓷通过支座布设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所述线圈位于所述支座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多个所述第一磁铁沿所述活塞缸的轴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布设。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套筒和弹性件,所述套筒和所述弹性件均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端壁可分离式接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可分离式接触,所述活塞缸的敞口端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可分离式接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套筒在所述活塞杆上的轴肩和所述外筒的端壁之间运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可发电减振器还包括电连接的储能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储能电路与所述压电陶瓷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发电减振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端壁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上述的可发电减振器,所述压电陶瓷用于为所述作业机械的无线传感器供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信息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抑菌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