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3924.1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冒兴峰;顾平林;陆兆钠;陈诚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18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韩冬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准确 对接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渗漏 | ||
1.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机构(1),所述充电桩机构(1)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
放置盒(2),用于放置于所述充电桩机构(1)中部分部件的所述放置盒(2)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机构(1)上;
挡雨机构(3),用于对所述充电桩机构(1)进行挡雨的所述挡雨机构(3)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机构(1)上方;
安装机构(4),用于将所述挡雨机构(3)安装于地面上的所述安装机构(4)安装于所述挡雨机构(3)下方;
辅助机构(5),用于辅助所述挡雨机构(3)与所述安装机构(4)进行连接的所述辅助机构(5)安装于安装机构(4)上;
快接机构(6),用于使用所述充电桩机构(1)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的所述快接机构(6)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机构(1)上;
所述充电桩机构(1)包括充电桩本体(11)、控制面板(12)、充电线(13)、充电头(14)、插槽(15)和连接头(16),所述充电桩本体(1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控制面板(12)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1)上,且所述充电头(14)通过所述充电线(13)与所述充电桩本体(11)连接,两个所述插槽(15)对称开设于所述充电头(14)上,且两个所述连接头(16)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插槽(15)中;
所述快接机构(6)包括环形导向槽(61)和弧形导向槽(62),两个所述环形导向槽(61)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插槽(15)的开口处,两个所述弧形导向槽(62)对称开设于所述充电头(14)的端部,所述弧形导向槽(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导向槽(61)连通,且弧形导向槽(62)的中段部位至端部部位的槽深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2)包括盒体(21)、盒腔(22)、线槽(23)、盖板(24)和密封槽(25),所述盒体(21)固定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1)的侧壁上,所述盒腔(22)开设于所述盒体(21)中并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线槽(23)开设于所述盒体(2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盒腔(22)内部连通,所述盖板(24)转动连接于所述盒腔(22)的开口处,且所述密封槽(25)开设于所述盖板(24)中,所述盒体(21)的上端插设于所述密封槽(2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机构(3)包括安装杆(31)、支撑杆(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和挡雨布(35),两个所述支撑杆(32)对称安装于横向设置的所述安装杆(31)上,一组所述第一连接杆(33)和一组所述第二连接杆(34)分别排列安装于所述安装杆(31)的两侧并呈倒V字形设置,所述挡雨布(35)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机构(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基座(41)、连接板(42)和固定螺栓(43),两个所述基座(41)对称安固定装于地面上,且两个所述连接板(42)对称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杆(32)的下端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3)与所述基座(4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一连接杆(33)和一组所述第二连接杆(34)以及两个所述支撑杆(32)均与所述安装杆(3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准确对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渗漏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5)包括限位槽(51)和限位块(52),两个所述限位槽(51)对称开设于两个所述基座(41)中,两个所述限位块(52)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槽(51)中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42)下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9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射频识别装置的仪器库
- 下一篇:一种地坪用的纳米精细颜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