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机和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5359.2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邱仁建;刘业;熊心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升华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2/88 | 分类号: | B22F12/88;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打印 产品 液体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3D打印机及应用所述3D打印机的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方法,所述3D打印机包括打印组件、液体容置箱、驱动组件,打印组件包括打印头和打印平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上方;所述液体容置箱还设置有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件,所述液体容置箱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打印平台对应所述开口设置;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打印头,以使所述打印头在所述打印平台上制造3D打印产品;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打印平台自所述开口处朝向液体容置箱底部移动。如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机难以脱脂和加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及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基于金属熔融挤压成型的3D打印技术中,打印完的产品需经过脱脂炉进行脱脂后进行烧结。其中,脱脂过程是将打印产品置于脱脂溶液中,通过萃取的方法将打印产品中的粘结高分子去除。目前打印过程及脱脂过程都面临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其次,脱脂工艺受制于打印产品的体积和厚度的制约,以至于脱脂过程无法对较大体积及壁厚较厚的产品进行短时间的有效脱脂。此外,现有的3D打印技术中,需要对3D打印产品进行加热,现今产品加热的方式主要有红外灯加热、腔体热风加热等加热方式。但以上加热方法均存在种种不足,难以实现有效加热。即现有技术中,3D打印产品存在难以有效脱脂和加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3D打印机及应用该3D打印机实现的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产品难以有效脱脂和有效加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3D打印机,所述3D打印机包括打印组件、液体容置箱、驱动组件,打印组件包括打印头和打印平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上方;所述液体容置箱还设置有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件,所述液体容置箱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打印平台对应所述开口设置;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打印头,以使所述打印头在所述打印平台上制造3D打印产品;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打印平台自所述开口处朝向液体容置箱底部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打印平台下方,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打印平台向下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升降轴和直线模组,所述升降轴的一端和所述打印平台下方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液体容置箱底部和所述直线模组连接,所述直线模组通过所述升降轴驱动所述打印平台上下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液体容置箱,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升降轴,所述第三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直线模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法兰盘,所述液体容置箱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升降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法兰盘和所述液体容置箱连接,且所述法兰盘和所述液体容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通孔内壁和所述升降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容置箱上还设置有鼓泡接口,所述鼓泡接口用于供鼓泡装置接入,以使所述液体容置箱内的液体处于流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容置箱上还设置有排液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容置箱内容置的液体为水或者油或者脱脂溶液。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方法,所述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结构包括打印头、打印平台、设置有加热件的液体容置箱、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所述3D打印产品的液体加热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检测开机信号;
控制加热件将液体容置箱内液体加热至预设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升华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升华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信网络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跨终端图片传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