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条成形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5693.8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粮之髓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A23P30/20;A23L3/36;A23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条 成形 生产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粉条成形生产线,其包括挤压成形系统,用于将混合好的粉团挤压成形为粉条;熟化系统,用于对成形的粉条进行熟化;冷却系统,用于对熟化后的粉条进行冷却;输送系统,用于将成形后的粉条分别通过熟化系统进行熟化和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将进行搅拌混合好的粉条粉团通过挤压成形系统挤压成粉条,挤压成形的粉条再通过熟化系统进行熟化,熟化完成后的粉条再通过输送系统输送至冷却系统处进行冷却,减少了人工的参与,节省了人力。本申请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条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条成形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粉条一般是以淀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条状的特色传统食品,按形状可以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
相关技术中,在粉条的制作过程中,粉条浆糊进行混合好后,需要转运至漏勺中进行,浆糊通过漏勺孔眼进行下落,逐渐变细成为粉条,粉条进入加热锅中煮熟后,再进行冷却成型后,人工按规格切为符合要求的长度,最后再晾干或者烘干即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效率不高、浪费人力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粉条成形生产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粉条成形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粉条成形生产线,包括:
挤压成形系统,用于将混合好的粉团挤压成形为粉条;
熟化系统,用于对成形的粉条进行熟化;
冷却系统,用于对熟化后的粉条进行冷却;
输送系统,用于将成形后的粉条分别通过熟化系统进行熟化和冷却系统进行冷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行搅拌混合好的粉条粉团通过挤压成形系统挤压成粉条,挤压成形的粉条再通过熟化系统进行熟化,熟化完成后的粉条再通过输送系统输送至冷却系统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粉条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的参与,节省了人力。
可选的,还包括机架,所述挤压成形系统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挤压成形系统包括螺旋挤压机和支架,所述螺旋挤压机包括外筒、螺旋挤压杆和第四电机,所述外筒沿其轴线方向上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外筒的下端覆盖设置有外筒下端开口的滤板,所述滤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滤孔,所述螺旋挤压杆同轴穿设于外筒内,所述螺旋挤压杆穿出外筒上端开口与第四电机相连,所述第四电机和外筒分别设置于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条粉团通过外筒的上端开口进入至外筒内,通过第四电机带动螺旋挤压杆进行转动,螺旋挤压杆对粉条粉团朝向外筒的下端开口进行挤压,被螺旋挤压杆挤压的粉条粉团通过滤板上的滤孔穿出从而形成粉条,便于粉条粉团形成粉条并进入熟化系统中进行熟化。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架竖向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导向杆相互平行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部与第二电机相连,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支架并与支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端部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机架并与机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支架在第一导向杆导向的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从而带动支架上的外筒和螺旋挤压机一同升降,增加外筒与熟化系统的间距,增加形成粉条的掉落落差,随着掉落落差的增加,使得粉条粉团在螺旋挤压机的挤压作用下,形成更细的粉条。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外筒进行挂接的横杆,所述外筒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外筒挂接于横杆上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筒与支架上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更换不同滤孔大小的外筒,从而形成粗细程度不同的粉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粮之髓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粮之髓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5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