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6043.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日野清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S41/151;F21S43/19;F21S41/143;F21S41/19;F21S45/48;F21S45/50;F21Y103/1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照明 装置 灯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并且能够实现小型轻型化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灯座,包含高导热性树脂;发光模块;及传热部,包含金属,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发光模块之间,并且,满足以下式,2.5≤W≤5.5,15≤WT≤25,40≤(A1‑A2)×WT/W≤90,其中,W是施加于所述发光模块的电功率,其单位是瓦;WT是所述高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系数,其单位是瓦/(m·K);A1为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凸缘的尺寸,其单位是mm;A2为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安装部的尺寸,其单位是mm;(A1‑A2)×WT/W的单位是1/K。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具备灯座及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具有发光元件。灯座具备:凸缘、设置在凸缘的一侧的安装部、设置在凸缘的与安装部侧相反一侧的散热片。发光元件设置在安装部的与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在这种车辆用照明装置中,发光二极管中产生的热量主要经由安装部传递到凸缘。传递到凸缘的热量的一部分经由安装有车辆用照明装置的车辆用灯具的框体而释放到外部。并且,传递到凸缘的热量的另一部分传递到散热片并从散热片释放到外部。
在此,近年来,为了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轻型化,与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安装部的尺寸(外径尺寸)及凸缘的尺寸(外径尺寸)趋于变小。并且,为了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轻型化,逐渐使用取代铝等金属而使用高导热性树脂来制成的灯座。
安装部的外径尺寸及凸缘的外径尺寸影响导热,因此,只是简单地将这些尺寸变小,有可能会导致散热性的下降。并且,高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系数低于金属的导热系数,因此,若采用包含高导热性树脂的灯座,则安装部的外径尺寸及凸缘的外径尺寸给散热性带来的影响会变得更大。
对此,期待研发出能够提高散热性并且能够实现小型轻型化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6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并且能够实现小型轻型化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灯座,其包含高导热性树脂,并且所述灯座具有凸缘、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侧的安装部及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与所述安装部侧相反的一侧的散热片;发光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及传热部,其包含金属,并且所述传热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发光模块之间,并且,满足以下式,
2.5≤W≤5.5,
15≤WT≤25,
40≤(A1-A2)×WT/W≤90,
其中,W是施加于所述发光模块的电功率,其单位是瓦;WT是所述高导热性树脂的导热系数,其单位是瓦/(m·K);A1为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凸缘的尺寸,其单位是mm;A2为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安装部的尺寸,其单位是mm;(A1-A2)×WT/W的单位是1/K。
在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中,在将沿着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射出面与所述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相反一侧的端面之间的尺寸设为B时,满足以下式,25mm≤B≤30mm。
在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中,还满足以下式,A2≤19mm。
在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中,所述散热片呈筒状。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备: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框体,其供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并且能够实现小型轻型化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