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6663.9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喻均文;王波;姚建;张涛;刘斌;陈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邓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数据 发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终端的数据发送系统,多终端的数据发送系统包括多个采集终端和上位机;对于每个采集终端,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采集频率采集数据帧并打上时间戳,按帧存入缓存区等待发送;根据预设发送时间间隔检测此时是否为发送时刻,若是,则将最先存入缓存区中的数据帧对应的时间戳作为目标时间戳对缓存区中的所有数据帧进行打包,得到待发送数据包;将待发送数据包进行编码压缩,得到发送数据包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上位机;多个采集终端分批次发送数据。还提供一种多终端的数据发送系统。采用多帧打包发送只需一个头部数据,节省其他头部数据,并分批次发送,满足数据发送量,规避了网络堵塞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采集微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采集系统中存在大规模布线量及工作量的问题,降 低了故障率和采集成本,因此在目前的工业采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无线采集微系统的 核心在于无线网络,比如wifi网络,在各采集设备运行前先对其进行wifi网络的组网, 使其能够接入指定的wifi网络,进而在正式运行后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fi网络发 送给上位机,整个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布线,也不需要再考虑采集终端的接口问题。
但是传统方案中,对于采集设备的数据发送没有进行限制,基本采用每采集一帧数据 就立即发送,每一帧的发送都会进行编码压缩,编码会根据通信协议添加各种头部数据, 在某些场景中采集设备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发送的数据量非常大,若采用传统方案wifi 网络会负载过大,持续处于堵塞状态,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发送出现异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 多终端的数据发送系统,多终端的数据发送系统包括上位机和多个采集终端;对于每个采 集终端,该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采集频率采集数据帧并打上时间戳,按帧存入缓存区等待发送;
根据预设发送时间间隔检测此时是否为发送时刻,若是,则将最先存入缓存区中的数 据帧对应的时间戳作为目标时间戳对缓存区中的所有数据帧进行打包,得到待发送数据 包;
将待发送数据包进行编码压缩,得到发送数据包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上位机;其中, 多个采集终端分批次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采集频率采集数据帧并打上时间戳的步骤之前;对于上 位机,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设置指令,根据设置指令生成参数设置信息;
将参数设置信息发送至采集终端,使得采集终端根据参数设置信息将采集频率和发送 时间间隔设置为预设采集频率和预设发送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采集终端对应的预设采集频率和预设发送时间间隔与其他采集 终端均相同;
多个采集终端分为多组,多组采集终端之间的预设发送频率和预设采集频率相同;且 在一个预设发送时间间隔内缓存区存储的数据帧数量与采集终端的分组数量相比,分组数 量为数据帧数量的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得到发送数据包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上位机的步骤之后;对于 上位机,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发送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解码,提取目标时间戳;
根据目标时间戳和预设采集频率确定解码出的所有数据帧对应的时间戳;
根据解码出的所有数据帧对应的时间戳对解码出的所有数据帧进行展示或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终端的数据发送系统还包括外部触发装置;对于外部触发装置, 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