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系统及交变应力疲劳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7527.1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裴仁忠;王中兴;杜建生;郑健;何新振;薛庆华;张浩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36;G01N3/02;G01M13/00;F15B11/16;F15B11/042;F1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郑久兴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应力 疲劳 测试 设备 | ||
1.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油箱(51),其用于存储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液;
第一动力系统,其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51)连通,所述第一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输出支路(52)和第二输出支路(53),所述第一输出支路(52)与挠度加载装置的第一油缸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油缸机构驱动挠度加载装置夹持的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所述第二输出支路(53)与挠度加载装置的第一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一马达机构对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后的锁定;
第二动力系统,其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51)连通,所述第二动力系统包括第三输出支路(54)、第四输出支路(55)、第五输出支路(56)和第六输出支路(57),所述第三输出支路(54)与动力装置的第四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四马达机构驱动动力装置沿着直线导轨行走到目标位置;所述第四输出支路(55)与支撑装置的第三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三马达机构驱动支撑装置沿着直线导轨行走到目标位置;所述第五输出支路(56)与支撑装置的第二油缸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油缸机构驱动支撑装置的支撑辊上升到目标位置;所述第六输出支路(57)与铰轴支座的第二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二马达机构驱动铰轴支座沿着直线导轨行走到目标位置;
回路系统(50),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机构、第一马达机构、所述第四马达机构、所述第三马达机构、所述第二油缸机构和所述第二马达机构的返回油路连通,且回路系统(50)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油箱(5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58)、第一单向阀(60)和第一电机泵(62),所述第一过滤器(58)、第一单向阀(60)和第一电机泵(62)依次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51)连通,所述第一电机泵(6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52)和第二输出支路(53)连通;
所述第二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59)、第二单向阀(61)和第二电机泵(63),所述第二过滤器(59)、第二单向阀(61)和第二电机泵(63)依次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51)连通,所述第二电机泵(6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支路(54)、第四输出支路(55)、第五输出支路(56)和第六输出支路(5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机构包括电比例换向阀(64)、液控单向阀(65)和第一油缸(13),所述电比例换向阀(64)的高压油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输出支路(52)与所述第一电机泵(62)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65)位于所述电比例换向阀(64)和所述第一油缸(13)之间,且所述液控单向阀(65)与所述第一油缸(13)的活塞杆端的油口连通;
所述电比例换向阀(64)、液控单向阀(65)和第一油缸(13)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电比例换向阀(64)用于所述第一油缸(13)的进油和回油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比例换向阀(64)设为三位四通电比例换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挠度加载装置的所述第一马达机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67)、第一马达A(181)和第一马达B(182),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67)的高压油输入端通过第二输出支路(53)与所述第一电机泵(62)连通,所述第一马达A(181)和第一马达B(182)并联连接后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67)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5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