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膜载体及其驯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7762.9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云;张秀珍;秦华伟;何金霞;任利华;刘丽娟;刘慧慧;黄会;姜向阳;程玲;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10 | 分类号: | C12N1/10;C12N1/20;C12N1/12;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崔玥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膜 载体 及其 驯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膜载体及其驯养方法,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本发明将四角蛤蜊在接种水体中培养至微型生物群体稳定生长在四角蛤蜊镶边处即可,以镶边上能稳定生长微型生物群落的四角蛤蜊为生物膜载体,利用微型生物群体和四角蛤蜊形成的共生关系,有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富营养化,净化海水水质,提高四角蛤蜊高密度应用时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膜载体及其驯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岸海域是与人类活动联系最密切的区域,它不仅受到海陆多种自然力的作用,且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近年来,近岸海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这其中有养殖尾水污染占比逐年升高。造成养殖尾水污染的原因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在高密度养殖活动中,由于没有统一操作规程,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以及其他残留物如果不经处理肆意排放,容易造成海水环境的污染。据估计,在养殖1t虾的过程中,可向养殖水体中增加大约0.25t的氮元素和0.04t的磷元素,还会伴随总悬浮物和弧菌含量的增加,其结果会引起近海水体环境的退化,造成局部海域发生赤潮。
目前介入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的传统生物处理污水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将污染物质降解的主要是细菌,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凝集成絮状物,这种絮状物为原生动物提供了着生的环境。原生动物中的纤毛虫还能分泌一种粘液,粘液对悬浮颗粒和细菌均有吸附能力,能把絮状物再联结起来,加速絮凝过程,促进了菌胶团的形成和处理能力的提高。原生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捕食细菌的作用,原生动物通过对细菌的捕食,能促进细菌的生长,使细菌的生长能维持在对数生长期,防止种群的衰老,提高细菌的活力。
有研究报道活性污泥法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时,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和处置的剩余污泥。且由于环境法规对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费用接近城市污水处理运行费用的60%。研究报道称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法主要研究如何逐步提升海水比例驯化淡水源活性污泥,目前将海水比例提升至50%的居多。生物膜法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基础上,还需要有填料或者滤料这种起支撑作用的载体物。有研究报道将生物膜法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需要15万元以上的工程造价。生物膜法的造价太高,且需更换填料,又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对于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缺乏一种不需要高昂工程造价的载体作为媒介,承载并驯养出耐受海水盐度的活性污泥类微型生物群体,并且不会产生大量污泥。
传统生物处理污水方法操作繁琐,应用成本高,推广难度大。有鉴于此,生态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报道开展了采用贝类净化养殖污水的研究,贝类作为一种滤食性动物,具有很强的滤水能力。特别是滩涂滤食性贝类在净化水质方面的作用,其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调节营养盐水平,改变浮游生物群落以及影响沉积物的负荷。目前,有研究报道文蛤、缢蛏、泥蚶、光滑河蓝蛤、菲律宾蛤仔等滩涂贝类均对养殖废水有净化作用。贝类净化水产养殖污水有着价格低廉、来源广的得天独厚的优点,但是相比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体,贝类仅对大颗粒有机悬浮物的滤除效果较好,作用范围较窄。
因此,开发一种生物膜载体,将活性污泥中起主导作用的活性污泥类微型生物群体引入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成为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载体及其驯养方法,承载并驯养得到耐受海水盐度的活性污泥类微型生物群体,并且不产生污泥,可有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富营养化,净化海水水质,提高四角蛤蜊高密度应用的存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膜载体,所述载体为镶边上能稳定生长微型生物群体的四角蛤蜊。
优选的,所述微型生物的优势种群为固着类纤毛虫,还包括细菌、藻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未经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着类纤毛虫的采集、培养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会议用投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