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sBZR1基因及编码蛋白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7784.5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玄元虎;吴限鑫;李天亚;孙倩;梅琼;邱永春;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4;C07K14/415;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李正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sbzr1 基因 编码 蛋白 调控 水稻 纹枯病 抗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OsBZR1基因及编码蛋白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RNAi技术沉默水稻中的OsBZR1获得OsBZR1超低表达的水稻,同时通过构建OsBZR1过表达植株OsBZR1OX,与野生型水稻相比,OsBZR1RNAi水稻植株均更易感病,OsBZR1OX更抗病,表明OsBZR1基因参与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OsBZR1基因及编码蛋白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水稻纹枯病作为一种全球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叶鞘、叶片,具有发病面积广、频率高、危害大的特点,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随着20世纪60年代我国水稻种植模式的改变,矮秆、密植、高氮肥等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近几年直播稻、套播稻面积的不断上升,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减产量高达6%~11%,严重的甚至减产25%~35%。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科学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纹枯病抗性品种匮乏,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化学药剂仍为主要防治手段,然而却存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诱导耐药性等弊端,严重制约粮食的绿色安全生产。因此,培育稳定的抗病品种迫在眉睫。近年来转基因技术以其周期短、效率高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大量基于转基因育种技术的水稻抗病及高产新品种。目前,由于我国抗纹枯病水稻种质资源的缺乏,还未发现对纹枯病高抗或免疫的水稻品种。因此,挖掘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利用转基因育种技术改变抗性相关基因表达对水稻抗纹枯病种质资源创制和纹枯病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BR(brassinosteroid,BR)是一种重要的甾醇类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光形态建成,以及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BR信号是由BRI1受体激酶及其下游的信号转导级联介导的,导致BZR1家族转录因子的去磷酸化和激活。BZR1属于bHLH家族成员,其N端序列高度保守具有DNA结合功能,去磷酸化的BZR1蛋白进入细胞核后通过结合靶基因启动子的BRRE元件(CGTGT/CG)或G-box(CACGTG)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表明BZR1作为BR信号的重要转录因子在BR调控的植物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BZR1也可独立于BR信号外,通过和其它转录调控因子互作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因此BZR1具有重要分子靶点潜质,但BZR1编码基因与水稻纹枯病抗性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OsBZR1基因及编码蛋白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抑制所述OsBZR1基因表达得到的突变体更易感病,过表达所述OsBZR1基因得到的突变体更抗病,因此所述OsBZR1基因可正向调控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OsBZR1基因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所述OsBZ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的,所述OsBZR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OsBZR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水稻抗纹枯病中的应用,所述OsBZ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过表达OsBZR1基因在增强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所述OsBZ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增强水稻纹枯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水稻RNA反转录后得到的cDNA为模板,以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引物为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扩增产物;
(2)将所述扩增产物连接进PGA1611载体的HindIII和BamHI酶切位点间,得到过表达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电力柜
- 下一篇:一种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