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进气旋流器的燃气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8373.8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索建秦;高非凡;孙付军;卢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3D14/02;F23D14/64;F23D14/7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进 气旋 燃气灶 | ||
本发明一种带进气旋流器的燃气灶,属于家用厨具领域;包括炉头内腔、火盖座、内火盖、外火盖、燃气部分、空气部分和混合部分;燃气部分包括燃气进口、喷嘴和燃气出口,空气部分的进气旋流器同轴套装于喷嘴外周面;进气旋流器包括进气旋流器进口、进气旋流器叶片、进气旋流器出口;混合部分包括收缩管段和扩张管段;收缩管段的大径端同轴密封套装于进气旋流器上,小径端通过扩张管段与炉头内腔密封连接;燃气从所述喷嘴的燃气出口喷出后;空气通过引射作用从所述进气旋流器进口进入,经进气旋流器成为旋流空气后与燃气进行预混合,预混合的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在炉头内腔和火盖座内进一步混合均匀,最后燃气‑空气混合气体由出火孔喷到燃烧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进气旋流器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气灶作为厨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能耗和烟气排放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而燃气灶能耗和烟气中CO排放均与灶具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程度有关。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程度高,烟气中CO排放量就少,燃气灶热效率就高,能效等级自然也就越高。因此需要对燃气灶具的空气进气方案进行改良和优化设计,以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
现有技术中,燃气和空气通过引射管引入内腔,燃气和空气在沿引射管流动中进行混合。专利号为201920157129.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引射管、炉头组件和燃气灶,该引射管具有第一扩压段,第二混合段和第二扩压段,但是燃气是通过喷嘴经过一个细小的燃气通道喷入混合段的,燃料密集度较高,且燃料与空气的相对流动较弱,不易充分混合,影响热效率。专利号为201110064368.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喷嘴及燃气灶节能进气结构,喷嘴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喷孔,喷嘴侧面开有预混合空气进口,炉头内设有混合室,燃气与空气在喷嘴内预混合后再与从炉头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进行二次混合。但喷嘴内设置隔板增加了流动阻力,减缓了流动速度,而且在进入炉头的混合室时,燃料和空气只具有轴向速度,没有径向和切向的速度来加强掺混作用,因此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不足,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带进气旋流器的燃气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进气旋流器的燃气灶,包括炉头内腔、火盖座、内火盖、外火盖,炉头内腔底部与燃气入口连接,上端安装有火盖座,火盖座上方安装有内火盖、外火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部分、空气部分和混合部分,所述燃气部分和空气部分设置于入口处,混合部分连接于入口与炉头内腔之间;
所述燃气部分包括燃气进口、喷嘴和燃气出口;所述喷嘴位于入口的中心处,与燃气管道连接一端为燃气进口,朝向混合部分一端为燃气出口;
所述空气部分包括同轴套装于喷嘴外周面的进气旋流器,所述进气旋流器包括进气旋流器进口、进气旋流器叶片、进气旋流器出口;进气旋流器朝向外侧一端为进气旋流器进口,朝向混合部分一端为进气旋流器出口,进气旋流器叶片沿周向均布于进气旋流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
所述混合部分包括收缩管段和扩张管段;所述收缩管段的大径端同轴密封套装于进气旋流器的外周面,小径端与扩张管段的小径端密封连接;扩张管段的大径端与炉头内腔密封连接;
所述喷嘴装于进气旋流器内环,燃气从所述喷嘴的燃气出口喷出后;空气通过引射作用从所述进气旋流器进口进入,经进气旋流器成为旋流空气后与燃气进行预混合,预混合的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在炉头内腔和火盖座内进一步混合均匀,最后燃气-空气混合气体由出火孔喷到燃烧区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口旋流器叶片个数为8-16个。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口旋流器具有不透光性,即由旋流器正前方向后看去,看不到透光,以保证从旋流器出口流出的空气满足旋流强度,旋流数为0.419-1.245。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流器叶片角度选取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8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