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OS器件的新型RCC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9787.2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庄宗其;高潮;朱晨豪;杨周;姚世强;周祥兵;陈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江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8 | 分类号: | H02M3/338;H02M1/08;H02M1/44;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张佳妮 |
地址: | 225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s 器件 新型 rcc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S器件的新型RCC电路,采用了Q1和Q2双晶体管片上设计,两个晶体管共用一个晶圆,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控制。电路沿用RCC电路主变压器中的第三辅助绕组Na,采用正反馈模式的自激驱动腔自动为Q1提供驱动信号,无须控制芯片。电路进一步采用了集成式的高频电流逐周期检测方案,与自激驱动腔共用一个线圈,省去了电流检测电阻,实现了无损耗电流检测。电路还采用了积分反馈法实现原边反馈,通过在关断时间内,对Q1漏极电压进行积分计算,间接获取输出电压信息,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实时精确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OS器件的新型RCC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对国家低能耗战略的响应,开关电源市场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态势,开关电源领域对于效率、尺寸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反激式变换器的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成本低,再加上其采用电感储能,往往初级电流大、变压器漏感大,且其最大占空比通常被限制在0.4以内,大大限制了反激电路的最大功率,因而,在小于75W的小功率场合,反激式变换器发展成为占市场主导地位。反激式变换器中有一个特殊的电路形式,即自激式反激变换器,也称作RCC变换器。RCC变换器通过自激振荡工作,频率不固定,器件的参数及电路的杂散参数对其影响很大,且开关器件工作于准饱和状态,对电路的可靠性挑战很大。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RCC变换器慢慢的被边缘化,通常RCC变换器仅用于25W甚至15W以下的低成本应用场合,一直以来难以突破。
另一方面,器件的发展一直制约着开关电源电路的演变,随着LDMOS(具有横向双扩散结构的MOS器件)的出现,开关电源电路出现新的发展突破口。LDMOS比常规MOS器件多了一个轻掺杂的漂移区,可承担更高的工作高压,具有准饱和效应和大功率情况下的负阻效应,因而其线性度高、增益高、温度稳定性好、偏置电路简单等,特别适合用来提高RCC变换器的工作可靠性,扩展RCC变换器的功率水平,使RCC电路重新燃起希望。但是,LDMOS器件的工作频率更高,器件工作的dv/dt和di/dt大大增加,而其导通电阻略有增加且具有负温度系数,导通损耗需要被优化处理,因而,器件的驱动需要重新设计。
图1为传统技术一:芯片+硅基MOSFET+Flyback电路的电路图。在反激式(Flyback)应用电路中,目前采用芯片来控制的方式占主导地位。该电路中,场效应晶体管(MOSFET)Q1作为主开关管,Q1的工作占空比由集成控制芯片来控制。控制芯片主要采集通过Q1的逐周期电流信号(CS)以及由副边输出产生的电压反馈信号(FB),通过辅助绕组提供VCC供电,输出驱动信号(DRV)控制Q1的占空比。芯片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种,产生连续工作方式(CCM)、断续工作方式(DCM)、准谐振工作方式(QR)和混合式工作方式等等。但是,突出的问题是集成芯片的成本较高。
图2为传统技术二:Si基双极型晶体管+RCC电路图。在10W以下、小电流输出的反激式(Flyback)应用电路中,有很多采用RCC(自激式反激变换器)电路。该电路中,双极型晶体管(BJT)Q1作为主开关管,Q1的驱动和工作占空比均由外围电路来控制,不需要控制芯片,大大节约成本。Q1首先通过母线电压经由Rsta限流驱动启动,Q1启动后,流经Q1的电流由于变压器原边电感Np的作用而线性上升,同时辅助绕组Na通过限流电阻R1和隔直电容C1为Q1提供持续的驱动。当流经Q1的电流增大到使Rs上的电压触发Q2导通,Q2将Q1的基极驱动信号拉低,使Q1终止开通,转入关断状态。同时,由副边输出产生的电压反馈信号(FB)也叠加影响Q2的基极电平,从而影响Q1关断的时序。Q1关断后,辅助绕组Na的电平也发生翻转,通过C1和R1快速抽离Q1基极电荷,使Q1加速关断。直到输出电流下降到0时之后,D2由于没有电流流过,使得Ns线圈与输出自动解耦合,原边电感Np与Q1的输出结电容发生谐振,当Np的电平发生翻转时,也即Na的电平再次发生翻转,通过R1和C1触发Q1再次自动导通。该电路工作于准谐振模式,实现了零电流软开关,工作效率较高,缺点是采用BJT的Q1功率能力较低,不适用于较大功率的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江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江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气垫的胸腔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冲压高速送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