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粘接的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9835.8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贤;林江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宝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uv 湿气 双重 固化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粘接的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黏剂的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分别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0‑50.0份、UV/湿气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0‑50.0份、活性稀释剂5‑30.0份、光引发剂0.1‑8.0份、湿气固化催化剂0.01‑2.0份、增粘树脂0‑15份、触变剂0.5‑10份。本发明提供的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紫外光进行固化后能就地形成压敏胶,可以立即形成初粘力,无需夹具保压,解决了电子产品组装中需夹具保压的问题,可以加快电子产品组装节奏,提高效率。另外,采用单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制备的胶黏剂具有更好的自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粘接的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产品外壳与边框的粘接主要使用以下三种类型的方案:
一、使用双面胶带进行粘接,该方案外壳与边框贴合后能够即时产生粘接力,可以不需要进行保压,但是使用双面胶粘接,边角很容易起翘、脱落,尤其是在窄边框情况下,同时对于异形屏也不适用。
二、使用双组份结构胶,一般是双组份丙烯酸酯胶。该方案具有非常高的粘接力,粘接可靠性高,可以室温固化。但是由于胶水是双组份形式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混胶不均的情况,导致产品良率下降。同时由于胶水混合后不能马上形成初粘力,使用该胶水需要一定的保压时间。
三、使用PUR热熔胶进行粘接,该方案粘接强度也很高,同时保压时间较双组份结构胶短,能够较快产生初粘力。但是使用热熔胶时需要专用的加热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粘接的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双面胶粘接力不足、双组份结构胶及PUR热熔胶无法做到即时粘接定位,需要夹具保压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粘接的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胶黏剂的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分别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0-50.0份、UV/湿气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0-50.0份、活性稀释剂5-30.0份、光引发剂0.1-8.0份、湿气固化催化剂0.01-2.0份、增粘树脂0-15份、触变剂0.5-10份。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单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该单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市售可得,例如双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5400、5405,RAHN公司的GENOMER*4188。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单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GENOMER*4188。
本发明中所用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官能度为1,较低的官能度能够使胶水在UV固化后交联度适中,从而具备粘性。高官能度的树脂会使胶水交联度变高,降低胶水的初粘力。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UV/湿气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同时含有NCO基团及丙烯酸酯基团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该树脂中的丙烯酸酯基团可以在UV固化阶段参与反应,NCO基团在湿气固化阶段参与反应,使胶水的内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该UV/湿气双重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由50.0-60.0份聚醚二元醇或聚己内酯二元醇、30.0-45.0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如聚合MDI)、1.0-5.0份羟乙基丙烯酰胺单体、0.01-0.2份有机锡催化剂制备获得。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异辛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丙烯酸-2-[[(丁基氨基)-羰基]氧代]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4-吗啉基)-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宝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宝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