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精准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钥匙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0114.9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邹凤;刘华;李峰巍;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录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F17/1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邓珂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精准 识别 技术 智能 钥匙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精准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钥匙柜系统,包括:钥匙端,其能够以RFID形式标识钥匙的编码信息并通过应答反馈机制以确定钥匙的使用是否合法;用户端,其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一应答反馈单元;智能钥匙柜,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第二通信单元;以及作为控制中心的上位机。本发明基于射频识别技术、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对钥匙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追踪钥匙的走向、易于监管,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场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精准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钥匙柜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公交系统的电子钥匙柜只有大门有一把锁,只要打开了大门,可以任意取还柜门里面的所有钥匙,会造成钥匙的管理的混乱,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且传统的电子钥匙柜每个钥匙孔位只能放置一把固定的钥匙,采用认为写便签的方式来识别当前孔位的钥匙信息,该方案复杂而且容易出错,一旦要更换钥匙信息,非常麻烦需要拆开便签重新写入便签;这样不仅会出现监管混乱,任何人都能够取拿钥匙;而且不能够有效地监管公交车驾驶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驾驶等违法行为。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特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精准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钥匙柜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方案为:
一种基于RFID精准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钥匙柜系统,包括:
钥匙端,其以钥匙链形式悬挂在钥匙侧,其能够以RFID形式标识钥匙的编码信息并通过内置的第二应答反馈单元与用户端的第一应答反馈单元在给定范围内,与所述第一应答反馈单元周期性进行应答通信以建立对应的应答反馈机制以确定钥匙的使用是否合法;
用户端,其为自由自动端,携带在公交司机侧,其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一应答反馈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定时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将采集的面部特征与内部预设的标准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同时基于第一应答反馈单元的反馈信息确认钥匙使用过程是否合法且若不合法则向上位机报警;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实时向用户反馈上位机下发的信息以及第一控制单元下发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第一应答反馈单元,用于钥匙端建立一一对应的应答机制,即确定该钥匙端与用户身份是匹配的;
智能钥匙柜,该柜设置若干分隔层,以为每一钥匙单独设置钥匙存储空间,该柜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第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按照用户所输入的用户需求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数据和体态特征数据;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按预设的钥匙管理机制进行钥匙的下发/归还/权限修改操作;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实时显示用户身份信息、权限信息以及柜内每一未被下发的钥匙的编码信息;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实时与用户端以及上位机进行通信;
以及作为控制中心的上位机。
进一步的,所述钥匙管理机制包括:首先确定用户所输入的用户需求属于钥匙下发/归还/权限修改需求的哪一种需求;其次,若确定属于钥匙下发,则通过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数据和体态特征数据,将采集的面部特征与上位机所下发的排班信息对应的人员标准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是则进一步判断体态特征数据是否符合下发标准,是则随机生成应答密钥下发至第一应答反馈单元以及第二应答反馈单元并控制相应分隔层对应的执行机构打开柜门,否则提示操作违法;若确定属于钥匙归还,则通过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数据,将采集的面部特征通过第二通信单元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存储;若确定属于权限修改,则通过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数据和体态特征数据,将采集的面部特征和体态特征数据通过第二通信单元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存储并按照上位机命令将某一应答密钥下发至要求权限修改的用户对应的第一应答反馈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录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录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线路公交车充电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