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覆压复合活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0571.8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毕学;姜伟萍;伍肖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B29C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徐李娜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复合 活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活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覆压复合活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置负压吸附设备,负压吸附设备包括有工作台和抽真空装置,工作台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及薄膜,各个吸附孔均与抽真空装置连通,设置好负压吸附设备后,再通过放置治具、待复合组件喷胶、放置待复合组件、覆薄膜、抽真空加压加热、抽真空加压冷却的工序完成对软质工件和骨架工件之间的复合及活化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负压吸附设备和薄膜对组件进行加压复合,取代了以往采用人手或模压机进行加压复合的方式,其工艺得到简化,缩短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无需投入昂贵的设备,缩减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化复合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覆压复合活化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门板,仪表板,副仪表板多个零部件用到包覆工艺,会将软质材料贴合到硬质 注塑骨架表面,以改善产品外观和舒适度,包覆会用胶水将软质材料粘附在骨架表面。目前, 主要通过手工包覆和压力复合将喷胶后软质裁片复合到骨架上,手工包覆极大浪费人工以及 耗时长,而压力复合需要模压机及复杂的模具,成本极高。
汽车内饰门板,仪表板,副仪表板多个零部件用到复合工艺,会将软质材料贴合到硬质 注塑骨架表面,以改善产品外观和舒适度,复合会用胶水将软质材料粘附在骨架表面。内饰 凹面结构产品,包覆后皮子张力较大,水性胶胶水经常脱胶,导致产品外观以及性能缺陷。 根据水性胶胶水物性,软质材料包覆到骨架表后,需要对胶水进行加热激活,激活后胶水开 始发生固化化学反应,胶水粘性逐渐增强,固化完毕后胶水粘性达到最高,而且胶水要在受 压状态下冷却至低温才能产生足够初始粘性。目前,主要通过压力活化的方式将软质材料与 骨架之间的胶水进行活化,需要模压机及复杂的模具,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适用性强的薄膜覆压复 合活化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薄膜覆压复合活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设置负压吸附设备,负压吸附设备包括有工作台和抽真空装置,工作台开设有多个 吸附孔,各个吸附孔均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步骤b,放置治具,在工作台上放置定位模具; 步骤c,待复合组件喷胶,分别在软质工件和骨架工件上涂覆上胶水;步骤d,放置待复合 组件,先将步骤c中涂胶后的骨架工件放在定位模具上,然后将步骤c中涂胶后的软质工件 放在骨架工件上,并通过定位模具的定位销进行定位;步骤e,覆薄膜,依次将骨架工件和 软质工件放置到定位模具上后,然后在工作台上覆盖一层薄膜,薄膜盖住工作台以形成负压 腔;步骤f,抽真空加压加热,加热胶水,然后抽真空装置通过吸附孔对负压腔进行抽真空, 以使薄膜覆压在软质工件上,驱使软质工件和骨架工件之间的复合;步骤g,抽真空加压冷 却,将复合后的骨架工件和软质工件取出,放置到冷却模具上,再覆薄膜抽真空加压,以使 软质工件和骨架工件之间的胶水固化。
其中,负压吸附设备还包括压框,覆压时,压框压紧工作台,以使薄膜密封贴合在工作 台上。
其中,在步骤b中,定位模具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定位模具为带有加热功能的加热模 具,另外一个定位模具为带有冷却功能的冷却模具。
其中,在步骤b中,定位模具的数量为一个,且为带有冷却功能的冷却模具。
其中,在步骤c中,将涂胶后的软质工件和骨架工件分别放入预热烘箱内进行烘干,然 后再进行后序的步骤。
其中,薄膜具有弹性。
其中,真空吸附设备还包括位于工作台上方的冷却风机。
其中,在步骤b中,定位模具的数量为一个,且为带有加热功能的加热模具。
其中,还包括步骤f,步骤e的覆压工序结束后,抽真空装置释放真空,打开薄膜,然后 启动冷却风机对复合组件进行降温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