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齿轮齿形偏差离线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1009.7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生;王圣晖;唐进元;曾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孟强;陈文铎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坐标 测量 齿轮 齿形 偏差 离线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齿轮齿形偏差离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准备理论数据:
S11,获取齿轮的齿面方程rf;
S12,在旋转投影面上规划待测网格,其中所述待测网格对应的齿面作为待测区域,所述待测网格上的网格点对应的齿面点作为待测齿面网格点;
S2,建立测量坐标系:
S21,确定测量坐标系的omzm方向;
S22,确定测量坐标系的omxm方向,并根据笛卡尔右手法则确定测量坐标系的omYm方向,得到精建测量坐标系om-xmymzm;
S3,根据步骤S12规划的待测齿面网格点和步骤S22建立的坐标系om-xmymzm,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沿齿面的待测齿面网格点法矢方向靠近齿面进行测量,得到实测数据;
S4,将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得出被测齿轮的齿形偏差值:
S41,理论数据处理:
S411,记理论测量坐标系下的待测网格点为PT(i,j),法向量为NT(i,j),网格中心点为PT(3,5),对应的实测数据为PM(i,j);其中i=1…5;j=1…9;
S412,根据步骤S22建立的精建测量坐标系om-xmymzm,会使得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之间存在一个角度偏差βk;
S413,提取测量网格中心点PM(3,5)的柱坐标中的角度βk,将待测网格点PT(i,j)与法向量NT(i,j)绕zm轴旋转βk角度作为新的理论点及法矢PT′(i,j)、NT′(i,j),其中,PT′(i,j)、NT′(i,j)由下式得到
S42,实测数据处理:
S421,将建立的精建测量坐标系与理论测量坐标系之间的位置关系采用一个变换矩阵表示为
其中,Rx与Rz分别表示绕x轴与z轴旋转的变换矩阵,T表示平移矩阵,令
Xmin≤△X≤Xmax,Ymin≤△Y≤Ymax,Zmin≤△Z≤Zmax
采取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
其中
T(i,j)=[PM'(i,j)-PT'(i,j)]·NT'(i,j)
求得的参数值X*,Y*,Z*,φ*、θ*即为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最优匹配参数;
S43,将精确定位后的测量点阵PM′(i,j)拟合成NURBS曲面Rm(u,v),其中u、v为齿宽和齿高两个方向上的参数,每一个有序数对(i,j)对应一组(ui,vj),
S44,对于理论齿面上的某一个PT′(i,j),构造优化目标如下:
[PT'(i,j)-Rm(u,v)]×NT'(i,j)→0
得到理想测量点PM″(i,j)对应的参数(u*i,v*j),故将PM″(i,j)表示成如下形式:
S45,与理论齿面比较获得齿面偏差
ε(i,j)=[PT'(i,j)-PM”(i,j)]·NT'(i,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10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皮壳全自动充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