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1645.X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笃兴;季小普;陈华;潘钧俊;张继先;罗志浩;田路路;叶聿枢;孙斌;刘强;董超;杨帆;薛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和 曲线 形体 结构 参数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缓和曲线形体结构中心线上多个点的平面坐标与纵断面高程值;以多个点的平面坐标与纵断面高程值作为三维坐标值并生成多个点实体模型,依次连接多个点实体模型并形成中心线实体模型;建立可通过写入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横断面轮廓参数来调整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参数化族;将横断面轮廓参数数据写入截面参数化族,并按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设计里程位置放置截面参数化族,生成截面;驱动截面以中心线实体模型进行扫掠,生成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本发明实现了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高细度模型的快速创建,避免了使用楼板结构样式进行高程调整出现的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建模过程中,结构的截面位置随着缓和曲线线形的水平位移和纵向高程变化而变化,目前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建模通常使用Revit楼板结构样式进行构建,而楼板结构样式的结构形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需要通过添加分割线和修改子图元来实现缓和曲线结构纵向高程的变化,虽然该方法实现了纵向高程的变化,但是会使楼板发生变形,进而使得结构模型的细度无法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精度,且调整过程比较繁琐,占用时间多,制约模型的高效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实现了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高细度模型的快速创建,避免了使用楼板结构样式进行高程调整出现的变形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缓和曲线形体结构中心线上多个点的平面坐标与纵断面高程值;
S2、以多个点的平面坐标与纵断面高程值作为三维坐标值并生成多个点实体模型,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点实体模型并形成中心线实体模型;
S3、建立可通过写入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横断面轮廓参数来调整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参数化族;
S4、将所述横断面轮廓参数数据写入所述截面参数化族,并按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设计里程位置放置所述截面参数化族,生成截面;
S5、驱动所述截面以所述中心线实体模型进行扫掠,生成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
本发明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通过以平面坐标与纵断面高程值作为中心线上点的三维坐标值、再利用三维坐标值生成高细度的中心线实体模型、然后通过驱动截面按照中心线实体模型进行掠扫的方式,实现了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高细度模型创建,避免了传统建模方式使用楼板结构样式进行高程调整出现的变形问题;另外,通过截面参数化族的建立,在该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相应数据即可实现模型的适应性修改,极大地便利了模型的实施与应用。
本发明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截面参数化族包括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坡度信息。
本发明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为空心型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在所述步骤S3结束后,分两次进行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5:
在第一次进行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5时,以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横断面外轮廓参数作为所述横断面轮廓参数,生成第一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
在第二次进行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5时,以所述缓和曲线形体结构的空心实体外轮廓参数作为所述横断面轮廓参数,生成第二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
在第二次进行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5之后,将所述第一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与所述第二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进行差集布尔运算,得到空心型缓和曲线形体结构实体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1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