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1649.8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昕;王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67;C02F1/2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 耦合 絮凝 处理 垃圾 渗滤 浓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包括反应器、两个阳极极板、两个阴极极板、若干个双极性极板、直流电源和外循环装置等;反应器下方连有污泥沉降室,及排泥管;两个阳极和阴极极板倾斜45°对称设置在反应器内的上下端形成驱动电场,若干个双极性极板设置在反应器内的中部在驱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发生电絮凝和氧化还原反应,外循环装置驱动反应液在反应器内多次循环并冲刷极板表面。本发明解决了气浮渣在电絮凝过程中积累在反应器内和电絮凝所需极板大能耗高的缺点,且可以允许任意数量的牺牲电极在非常简单的设置下同时高效发生电絮凝和电氧化除污染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絮凝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需要大的反应极板,或者长的反应时间,以及气浮污染物会重新进入溶液中的缺点,单独电絮凝并不能完全去除有机污染物,需要联合工艺来处理,然而串联的联合工艺反应器间的总传质效率低,占地面积增大,能耗增加,并且腐蚀电极与外电源间的连接以及电极间的连接通常是利用导线连接,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在连接处会产生接触腐蚀,进而加快电絮凝装置中工作电极的腐蚀,并容易引起电极连接处接触不良等问题,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这些问题将增大电絮凝装置生产操作和维护的复杂性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采用单独电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虽然可以实现对低价离子的去除和难降解有机物(如腐殖酸、黄腐酸)的矿化,但是存在电氧化效率低耗能大的问题。即使有耦合电絮凝反应器,但都是将传统的竖直极板垂直于电场方向,故此类反应器结构需要很大的反应极板和较高的电流密度,并且往往原位产生絮凝剂的量不足以处理大流量的工业废水。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实际瓶颈问题,需要原位产生更多“絮凝剂”,通过简单的方式及时清除产生的气浮污染物,通过工艺耦合加强处理效果,避免采用导线连接极板。虽然有专利报道了加强电絮凝原位产生更多“絮凝剂”的方法和双极性产生电絮凝的方法如(专利CN107459113A_一种基于双极性电化学原理的无线电絮凝水处理装置),但是其水平放置的双极性电絮凝电极容易积累絮凝沉淀物,使得在电场中原位产生絮凝剂的量大大降低,并且该装置没有办法使产生的絮凝剂及时地与溶液中污染物混合和吸附而有效产生絮体。虽有文献或者专利报道了耦合电氧化的絮凝工艺,但是其需要通过外加药物以及更加多的工序来控制,耗费人力物力,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包括反应器、两个阳极极板、两个阴极极板、若干个双极性极板、直流电源和外循环装置;其中,
反应器的下方连通有污泥沉降室,污泥沉降室的下方连通有排泥管;两个阳极极板对称设置在反应器内的上方,两个阴极极板对称设置在反应器内的下方,若干个双极性极板设置在反应器内的中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阳极极板和阴极极板连接;
反应器的外壁在靠近阳极极板上方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并连通有进水管,靠近在阴极极板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出水口,并连通有出水管;外循环装置连通在靠近双极性极板反应器的外壁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反应器中能够实现多组电氧化和电絮凝反应,其中若干个双极性电极上端发生电絮凝反应,同时下端发生电氧化反应。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反应器的上方连通有气浮室,气浮室内设置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气浮槽,且气浮槽的最低端连通有浮渣排出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气浮槽的倾斜角度为4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阳极极板为尺寸稳定的钛基氧化物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1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