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1893.4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晏义伍;于翔;袁振;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38 | 分类号: | B32B27/38;B32B27/20;B32B15/20;B32B15/092;B32B15/085;B32B27/32;B32B37/06;B32B37/10;B32B38/08;B32B38/10;C08L63/02;C08L63/00;C08K7/10;C08J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混杂 防火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混杂防火预浸料由树脂基体,铝合金层,纤维层构成;首先把树脂加热融化制成胶膜,进一步包括:
(1)从胶膜辊退绕预先制好的胶膜,与玄武岩纤维布贴合,通过多辊热压的方式熔融树脂基体,使纤维布层浸润在树脂基体中,形成纤维增强树脂片;将铝合金层与纤维增强树脂片贴合热压,即可制得超混杂防火预浸料;
或(2)从胶膜辊退绕预先制好的胶膜,与玄武岩纤维布及铝合金形成夹芯结构,通过多辊热压的方式熔融树脂基体,使树脂基体浸润在纤维布层及铝合金层中,即可制得超混杂预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热固性树脂包括不饱和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醚、聚枫中的一种或几种,树脂基体贯穿于各层材料中,树脂含量为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层为AL-Mg合金,厚度0.02~0.3mm,铝合金表面进行磷酸阳极化,且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直径为0.5~2mm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编织布或单项纤维,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面密度为50~8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混杂预防火浸料中纤维层/铝合金层按照厚度1:1比例铺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预浸料中树脂含量为30%~4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首先,把树脂加热融化制成胶膜,进一步包括:
(1)从胶膜辊退绕预先制好的胶膜,与玄武岩纤维布贴合,通过多辊热压的方式熔融树脂基体,使纤维布层浸润在树脂基体中,形成纤维增强树脂片;将铝合金层与纤维增强树脂片贴合热压,即可制得超混杂防火预浸料;
或(2)从胶膜辊退绕预先制好的胶膜,与玄武岩纤维布及铝合金形成夹芯结构,通过多辊热压的方式熔融树脂基体,使树脂基体浸润在纤维布层及铝合金层中,即可制得超混杂预浸料。
8.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超混杂防火预浸料按铺层设计铺层后,进行热压固化加工,即可获得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18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