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自动旋转喷头及其构成的格构结构防火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2043.6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颜明强;张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自动 旋转 喷头 及其 构成 结构 防火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自动旋转喷头及其构成的格构结构防火保护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喷头布水性能较差、喷头喷洒范围较小及轴承安装不便的问题。该自动旋转喷头包括与消防水管相连的进水管,固定于所述进水管上的导流罩,通过轴承结构固定于所述进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导流罩下方的旋转叶轮,通过螺纹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多孔喷雾头,以及与所述进水管上端连通并穿过所述导流罩用于引流推动旋转叶轮的射流管;其中,所述旋转叶轮内部与进水管连通。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构思巧妙,通过旋转叶轮通过轴承结构的连接,在射流管喷出的水流的作用下,使得喷头能够跟随旋转叶轮进行旋转,使得喷头的雾化角度达到180°,使灭火降温覆盖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自动旋转喷头及其构成的格构结构防火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喷头是工作状态下能按设计的洒水形状和流量洒水的一种喷水装置,是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普通消防喷头由于自身结构限制或用途差异,其布水性能通常较差,雾化角一般小于150°,喷头喷洒范围较小,当应用于体育场馆、仓库、商场等高大净空场所时往往难以满足灭火的需求,现有的旋转型喷头大多利水力学环流推动和空气动力学原理,旋转分布大水滴,形成的水雾较少,当应用于交通隧道灭火、建筑结构防护冷却时,往往难以满足灭火或结构防护冷却的需求。并且,部分旋转喷头转动采用传统的整体式滚珠轴承,存在安装不变、旋转卡壳等问题。
格构结构是由结构单元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各种型式的空腹结构,如平板网架、柱面网壳、球面网壳、空间桁架和塔架等,且多为金属结构,而钢材、铝合金材料、不锈钢材料等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个领域,但金属材料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当温度达到当温度达到400℃时,钢材的强度逐渐下降;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将至常温时的50%以下。和钢材相比,铝合金的防火性能较差。当温度升高时,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很快,200℃时,结构用铝合金的强度开始明显下降;300℃时强度下降到常温下强度的50%以下;温度达到550℃时,结构用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丧失。因此,以金属材料为主的钢、铝合金、不锈钢格构结构抗火性能大多较差。
目前,一般采用防火涂料、防火板、防火棉等被动防火保护方式对上述结构进行防火保护,但这种方式会影响铝合金结构、不锈钢结构本身的美观,不利于铝合金结构、不锈钢结构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自动旋转喷头及其构成的格构结构防火保护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喷头布水性能较差、喷头喷洒范围较小及轴承卡壳,金属格构结构耐火性能差、现有防护保护措施不美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自动旋转喷头,包括与消防水管相连的进水管,固定于所述进水管上的导流罩,通过轴承结构固定于所述进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导流罩下方的旋转叶轮,通过螺纹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多孔喷雾头,以及与所述进水管上端连通并穿过所述导流罩用于引流推动旋转叶轮的射流管;其中,所述旋转叶轮内部与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结构包括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的套筒,设置于套筒下端向套筒圆周外延伸的滚珠底板,固定于旋转叶轮内侧与所述滚珠底板形成滚珠通道的金属垫圈,以及填充于滚珠通道内的若干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射流管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水管水流方向的夹角为45°~90°。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呈两层圆台的结构,其内部设有多层变径通道,且从下至上,第一层圆台连接旋转叶轮,第二层圆台用于连接导流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圆台上均布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导流罩的连接螺纹孔;所述导流罩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螺纹孔相匹配的通孔,螺钉穿过通孔与导流罩连接螺纹孔相配合使所述导流罩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层圆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为呈弧面的锥体结构,且在其边缘处四周折弯收缩并形成挡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2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内氧气测试及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跨越架防护网集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