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2103.4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苹;林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天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1 | 代理人: | 邢永 |
地址: | 32500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胸腔 引流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细管连接部和粗管连接部,所述的细管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与中心静脉导管螺纹连接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通过限位组件与细管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粗管连接部远离细管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粗管配合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引导斜面。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结构,达到便于临床使用和增加患者安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为胸部外伤或手术患者引流胸膜腔内积气、血液和渗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复张,临床中需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便携式手动引流瓶与中心静脉导管相连接。便携式手动引流瓶上附带有一个出液粗管。中心静脉导管与出液粗管之间尺寸不匹配。因而,现需要临时用一次性使用连接管(静脉连接管)、注射器拼接成中心静脉导管与出液粗管之间的连接装置。
其具体为,将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端穿入到病人体内,另一端与一次性使用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将注射器的注射口与一次性使用连接管远离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端连接。最后将出液粗管穿入到注射器中。此种安装、使用十分不便,且易发生管道脱出和漏气,影响患者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通过细管连接部与中心静脉导管对接,引导管与出液粗管对接,达到便于临床使用和患者安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瓶的连接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细管连接部和粗管连接部,所述的细管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与中心静脉导管螺纹连接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通过限位组件与细管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粗管连接部远离细管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出液粗管配合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细管连接部与中心静脉导管对应,通过固定套螺纹连接于中心静脉导管上,实现细管连接部与中心静脉导管之间固定连接,继而将引导管穿入到出液粗管中,通过引导斜面实现引导管与出液粗管之间紧密配合,从而使中心静脉导管中的液体能够沿着细管连接部、粗管连接部、引导管、出液粗管进入到胸腔引流瓶中,从而达到便于临床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细管连接部上的挡板和凸起,所述挡板与凸起分别位于固定套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与凸起的限位作用,使固定套具有一定的位移空间,并且无法从细管连接部上脱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细管连接部上设置有夹紧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支撑组件能够对细管连接部支撑,避免因重力作用造成固定套与中心静脉导管脱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夹紧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上夹板、下夹板、支撑套、滑钮、滑块和传导机构,所述的支撑座固定于细管连接部上,所述的支撑套和下夹板固定于支撑座上,所述的滑钮和滑块均滑动连接于支撑套内,按压所述滑钮并通过传导机构使滑块从支撑套内移出旋转并定位于支撑套上,所述的上夹板通过弹性滑移组件与滑块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物置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按压滑钮,滑块从支撑套内移出并通过传导机构旋转并定位,通过弹性滑移组件的弹力作用,使上夹板与下夹板共同作用并夹紧固定物,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对细管连接部产生支撑力,再次按压并松开滑钮,通过传导机构使滑块转动并滑入到支撑套内,上夹板、下夹板与固定物分离,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2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