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模内冲断功能的注塑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3570.9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严胜义;胡光良;郝勇;宋小尉;谢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4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模内冲断 功能 注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模内冲断功能的注塑模,用于加工由基座与金属嵌件组成的汽车零件,包括前模部分及后模部分,前模部分设置有前模仁,后模部分设置有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与基座形状一致的型腔,后模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金属嵌件及连接各金属嵌件的废料,前模部分设置有多个穿过前模仁并将金属嵌件与废料连接处冲断的冲头。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具有模内冲断功能的注塑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模内冲断功能的注塑模。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件加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加工金属与塑胶结合的产品,如图1所示,公开了其中一个汽车零件,包括塑胶材质的基座a及六个金属嵌件b,六个金属嵌件在基座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固定于基座。传统的汽车零件加工过程一般由一套冲压模和注塑模协同完成,先由冲压模冲压成型六个形状不一的金属嵌件,再通过手工将金属嵌件放置于注塑模内相对应的位置,最后合模注塑形成汽车零件。
上述加工方式存在一顶弊端:①金属模具的最后一道工序为切边落料,在切边落料所形成六个单个金属件从同一位置进行出料,出料后易产生混料;②为了避免混料发生,六个金属嵌件需要分拣后独立仓储,增加了管理成本及工作量;③汽车零件的周转时间及生产周期被无形中拉长,即需要经过四道工序:冲压→人工分拣→人工放置→注塑。无形间增加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输出;④手工将金属嵌件放置于注塑模内相对应的位置,由于单个金属嵌件体积较小,工艺稳定性差,合格率低,周期长,零部件精度难以保障,需要反复修模,对最终的产品性能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具有模内冲断功能的注塑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前模部分及后模部分,所述的前模部分设置有前模仁,所述的后模部分设置有后模仁,所述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合并时与基座形状一致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模仁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用于放置金属嵌件及连接各金属嵌件的废料,所述的前模部分设置有多个穿过前模仁并将金属嵌件与废料连接处冲断的冲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①省去金属模具最后的冲断工序,减少金属模具的开发与制造成本;②金属模具产品由废料将金属嵌件依次连接及排列,即最终产品均为同一规格,相比之前零散的六件产品而言,避免了混料的产生,从而也减少了仓库的管理成本及工作量;③金属模具产品可整体放置于注塑模的加工位置,上料高效、简便,相较传统的单个金属嵌件逐个按需手工放置,放置时间长、放置效率低、放置错误率高,成功的减小了因人为放置因素的不稳定而导致的累积误差值,最终得到高质量、高合格率的零件,同时使得产品性能更加稳定;④合理利用连接金属嵌件的废料,增加定位位置及定位面积,解决金属嵌件单个体积较小、放置稳定性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成品质量;⑤综上所述,本申请方案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缩短项目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及生产成本,所以极具研究意义和发明价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型腔相对应的金属嵌件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的金属嵌件呈两排、各排三个的矩形排列方式,所述的废料包括外环体、外分支和内分支,所述的外环体环绕于六个金属嵌件的外围,所述的外分支连接于外环体与各金属嵌件之间,连接于所述的外环体与各排金属嵌件端部的金属嵌件之间的外分支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连接于金属嵌件的不同侧面,连接于所述的外环体与各排金属嵌件中部的金属嵌件之间的外分支数量为一个,所述的内分支连接于各排金属嵌件中部的金属嵌件与同排且相邻之一的金属嵌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金属嵌件放置稳定性及放置准确性,调整金属模具最后的加工成品,主要对废料排布进行调整,废料由外环体、外分支和内分支构成,外环体给予整体外周均匀的支撑及定位,而外分支和内分支相组合使每个金属嵌件均具有两个不同侧面的固定分支,保证各个金属嵌件支撑及定位,能够保证在受到冲头冲击时稳定保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3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