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4139.6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柯尊田;李汇;赖犇;屈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渣 厚度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具有钎杆,所述钎杆下端为尖状结构,所述钎杆上端设有牵引绳,所述钎杆的侧壁上至少制作有一排垂直布置的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从钎杆底部向上延伸;所述钎杆上套装有圆形触盘,所述触盘与钎杆滑动连接,所述触盘沿径向方向对应每一排定位齿设有一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钎杆上的定位齿相对设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沉渣厚度或测量沉渣厚度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准,提高检测效率;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测量沉渣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桩底沉渣厚度的允许值和阐明了沉渣过厚对桩基质量的危害;目前建筑工程领域的建筑桩基施工还没有一种科学有效的检测器具能准确地检测出孔底沉渣的真实厚度;在实际施工生产中,施工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往往利用锤球或钢钎触探孔底,全凭感觉和经验判断孔底沉渣的厚度,这样往往存在误判而导致桩基因沉渣过厚使桩基不合格,造成桩基加固或返工等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现有技术中还有应用到超声波设备进行探测沉渣厚度,成本高,操作方法复杂,探测过程中的干扰介质也会影响到探测的准确率,如果将沉渣厚度不合格的情况误判成厚度合格,造成没有利用设备进行再次清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准确检测沉渣厚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具有钎杆,所述钎杆下端为尖状结构,所述钎杆上端设有牵引绳,所述钎杆的侧壁上至少制作有一排垂直布置的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从钎杆底部向上延伸;
所述钎杆上套装有圆形触盘,所述触盘与钎杆滑动连接,所述触盘沿径向方向对应每一排定位齿设有一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钎杆上的定位齿相对设置;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依次装有调节螺钉、弹簧、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前端具有齿形结构,所述齿形结构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定位齿啮合,用于锁紧触盘在钎杆上的相对位置。
所述钎杆是截面为正方形的柱状结构,所述钎杆上还设有刻度线,尖状结构为零刻度,向上标记。
所述钎杆上的定位齿与限位销上的齿形结构的齿形均为等腰三角形,有利于触盘在钎杆上进行上下滑动。
所述牵引绳上设有刻度标记,用于准确控制设备下降高度。
所述触盘上设有若干通流孔。
所述钎杆与触盘之间还设有连绳,用于防止在检测过程中触盘从钎杆上脱落。
所述钎杆上端具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还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钎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钉为十字槽螺钉,方便调节触盘与钎杆的啮合松紧程度。
采用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装置的进行沉渣厚度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触盘调整至限位齿最上端,通过调节螺钉调整限位销与定位齿之间的啮合力;
S2、将连接有牵引绳的检测装置放入灌注桩内,穿过充满均质的泥浆介质到达孔底沉渣介质;
S3、提升检测装置,使检测装置距离桩底≥1米高度;
S4、松开牵引绳,使检测装置自由落体;
S5、尖状结构穿过沉渣后,触碰到孔底基岩后停止运动,触盘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至与沉渣接触时停止;
S6、缓慢拉上检测设备,通过观测触盘相对于钎杆上刻度线的位置,得出沉渣的厚度,完成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4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