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4783.3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0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华;秦海旭;马元;周学明;杨国俊;刘振明;祁晓雨;张吉;苗鑫淼;刘永高;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开挖 风险 预警 围岩 分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最值标准化法将不同岩性的电阻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卡尼亚电阻率;
S2、采用如下公式:将归一化后得出的卡尼亚电阻率转换为岩体完整性系数;
其中,λ为分段性线性系数;
Kr:岩体完整性系数;
ρgui:为归一化后的不同岩性的电阻率;
ρr:完整基岩卡尼亚电阻率;
ρw:岩体中软弱介质的卡尼亚电阻率;
S3、根据综合测井和地震折射得出速度与岩体完整性的对应关系,对岩体完整性系数进行修正;
S4、利用岩体完整性系数进行隧道围岩等级划分和风险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用如下公式进行不同岩性的电阻率归一化处理:
ρgui:为归一化后的不同岩性的电阻率;
ρmass:洞身卡尼亚电阻率;
ρr:完整基岩卡尼亚电阻率;
ρw:岩体中软弱介质的卡尼亚电阻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λ为分段线性系数,且根据或ρgui>ρr分段取值;在进行取值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当拟合误差达到最小时得出。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岩体完整性系数进行隧道围岩等级划分时,包括根据岩体完整性系数的范围,对围岩等级进行划分;
当岩体完整性系数0.9时,围岩等级属于第一级;
当0.6<岩体完整性系数≤0.9时,围岩等级属于第二级;
当0.4<岩体完整性系数≤0.6时,围岩等级属于第三级;
当0.2<岩体完整性系数≤04时时,围岩等级属于第四级;
当岩体完整性系数≤0.2时,围岩等级属于第五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围岩等级和洞身卡尼亚电阻率变化趋势,进行高风险预警区域的划分:
所述高风险预警区域包括I类高风险预警区和Ⅱ类高风险预警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围岩等级划分高风险预警区域时,所述I类高风险预警区对应地质围岩的四级和五级围岩;所述Ⅱ类高风险预警区对应地质围岩的Ⅳ级围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洞身卡尼亚电阻率变化趋势划分高风险预警区域时,根据洞身卡尼亚电阻率的变化梯度进行表示,当变化梯度大于105时,属于I类高风险预警区;当变化梯度小于105时属于II类高风险预警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风险预警及围岩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围岩等级和洞身卡尼亚电阻率的值,将岩体划分I类岩体完整性差或破碎区和II类岩体完整性较差区;
所述I类岩体完整性差或破碎区:洞身卡尼亚电阻率值小于2000;
II类岩体完整性较差区:洞身卡尼亚电阻率值位于2000-3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47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