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5220.6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振民;贾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3/24 | 分类号: | B66B1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自动检测 细软 被夹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开关触发组件、开关组件及信号发生器;所述开关触发组件及开关组件均固定于固定外壳内;所述信号发生器与开关组件及电梯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固定于电梯轿厢门上,当儿童牵引绳、领带、衣裙、提兜等轻软之物被夹于电梯门时,电梯垂直移动,本发明可将被夹信号通知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从而避免伤害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而电梯作为目前最普遍且方便的垂直升降工具,与市民生活联系愈加紧密,已成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行工具。2019年电梯登记数量达709.75万台,部分城市年增电梯1万台以上,与之相应的是电梯相关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其中以狗绳或儿童牵引绳事故最为触目惊心。
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普遍采用触板式开关或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中触板式开关灵敏度低,反应迟钝,触发之需要一定的接触力,往往在开关触发时伤害已经发生;而红外光幕虽然较为灵敏,但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支持,国内常用的有24线光束到194线光束不等,成本很高,且红外光幕对儿童牵引绳、领带、衣裙、提兜等轻软之物识别较差。
如图1-2所示,饲养人携带宠物乘坐电梯时,若出现宠物进入电梯而饲养人未进入电梯的情况,即宠物与牵引绳把手分别位于电梯轿厢内外,则电梯轿厢带动宠物移动时,牵引绳把手会被楼层地面或天花板卡住,从而在电梯轿厢移动到一定距离时拉扯牵引绳并对宠物造成伤害。牵引绳把手在电梯轿厢内、宠物在电梯轿厢外电梯移动造成伤害的情况如图3所示。成人携带儿童乘坐电梯时,若儿童手腕系有牵引绳,且儿童与牵引绳把手分别位于电梯轿厢内外,也会发生类似情况。综上所述,电梯系统急需某种装置来及时检测夹绳情况并产生信号到控制系统,从而暂停电梯运动,防止事故发生。
技术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绳状和细软物体被夹的电梯门自动检测细软被夹物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固定外壳、开关触发组件、开关组件及信号发生器;所述的固定外壳内设有开关触发组件及开关组件;所述信号发生器与开关组件及电梯系统相连;所述的装置设于电梯轿厢门上。
优选的,所述的开关触发组件包括探测杆、中轴及复位弹性元件;所述的固定外壳一侧设有通孔,探测杆一侧穿过通孔抵靠于固定外壳内侧,另一侧位于固定外壳外;所述的探测杆及复位弹性元件设于中轴上,并可绕中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为扭簧。
优选的,所述的开关组件包括导电材料或微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导电材料呈“匚”形;分别设于固定外壳内部一侧,以及探测杆一侧;探测杆尾部设有第一“匚”形导电材料,固定外壳内部设有第二“匚”形导电材料;第一“匚”形导电材料与第二“匚”形导电材料分别通过导线与信号发生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微动开关包括按钮、COM触头,NC触头;所述的按钮设于固定外壳内侧,探测杆抵靠于按钮上,COM触头与NC触头通过导线与信号发生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装置至少为2个。
优选的,所述的探测杆水平伸出电梯门3mm-8mm。即超过电梯左门与电梯右门之间的缝隙,又不至于伸出过长,以免影响通行并减少探杆损坏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的装置分别设于距离轿厢底部5-7cm处,即牵引绳垂点高度的位置、轿厢底部80-90cm处,即比我国成人手功能高中位数略高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5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