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下部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5842.9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孝之;大串真雄;野田新一郎;大岛克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下部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板的下方配置有电池壳体的车身下部构造,保护电池单元免受从车身的下侧施加的冲击。本说明书公开的车身下部构造(2)具备在地板(3)的下方配置的电池壳体(10)、在电池壳体(10)的下方配置的保护板(5)、收纳于电池壳体(10)的电池堆(30)。在电池堆(30)中,层叠有中间板(35)和多个电池单元(31)。在电池壳体(10)的底板(13)和保护板(5)中的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起(6)。突起(6)位于中间板(35)的下方。从车身的下方经由突起(6)施加的冲击不是由电池单元(31)承受,而是由中间板(35)承受,因此减轻了电池单元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车身下部构造。尤其涉及在地板的下方配置有电池壳体且在该电池壳体的下方配置有保护板的车身下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中,向行驶用的电动机供给电力的多个电池单元配置于车身的地板的下方(例如日本特开2018-6117号公报)。多个电池单元收纳于壳体,壳体安装于地板的下方。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行驶中碎石、岩石、路面的凸起、减速带等有可能与车身的底部接触。在地板的下方配置有电池单元时,若向车身的底部施加较强的冲击,则电池单元有可能受到损伤。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保护电池单元免受从车身的下侧施加的冲击的车身下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车身下部构造具备在地板的下方配置的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的下方配置的保护板、收纳于电池壳体的电池堆。在电池堆中,层叠有中间板和多个电池单元。在电池壳体的底板和保护板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朝向另一方突出的突起。突起位于中间板的下方。
在行驶中岩石等与保护板接触时,冲击通过突起施加到电池壳体的底板。突起位于电池堆的中间板的下方,因此经由突起施加的冲击不是由电池单元承受,而是由中间板承受。从车身的下侧施加的冲击由中间板承受,因此减轻了电池单元的损伤。本说明书公开的车身下部构造保护电池单元免受从车身的下侧施加的冲击。
可以构成为,中间板在多个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配置于电池堆的中央。在从车身的下侧施加冲击时,中间板向上方移动。在中间板配置于电池堆的中央时,位于中间板的两侧的电池单元均等地向上抬起,冲击被吸收。
可以构成为,在电池壳体中平行地配置有多个电池堆,突起位于从相邻的电池堆中的一方的中间板的端部的下方到另一方的中间板的端部的下方。从突起受到的冲击被分散到相邻的两个中间板。
可以构成为,电池壳体具备通过相邻的电池堆之间的梁,突起配置于俯视电池壳体时不与梁重叠的位置。在梁和突起重叠时,从车身的下侧施加的冲击经由突起传递到梁。在向梁施加较强的冲击时,电池壳体有可能发生变形。通过以不与梁重叠的方式配置突起,能够抑制电池壳体的变形。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详细内容和进一步的改良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身的地板的立体图。
图2是电池壳体的分解图。
图3是电池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电池壳体和保护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车身下部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车身下部构造2进行说明。实施例的车身下部构造2被用于电动汽车。图1中示出电动汽车的车身100的立体图。驾驶室的地板相当于地板3。地板3也构成车身100的一部分。图1的坐标系的F轴表示车辆的前方向,V轴表示车辆的上方向,L轴表示从车辆的后方观察前方时的“左”。在以后的图中,坐标系的各轴的含义也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5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