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制砂尾料的自动再处理利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6459.5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阳波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00;B28C7/06;B28C7/12;B28C7/16;B01F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言成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4 | 代理人: | 幸凯 |
地址: | 62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砂尾料 自动 处理 利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机制砂尾料的自动再处理利用设备,包括:底座;物料搅拌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料剂搅拌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混合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其中,物料搅拌机构与料剂搅拌机构结构相同,物料搅拌机构与料剂搅拌机构均包括: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翻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工作端;搅拌罐,设置在翻转组件工作端;搅拌组件,位于搅拌罐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于底座上,其工作端能够朝搅拌罐的内部延伸,该设备能够自动且高效的将机制砂尾料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机制砂尾料进行再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机制砂尾料的自动再处理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砂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地方资源,随着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农田、河道环境保护措施的逐步加强,天然砂资源的使用受到限制。天然砂几十年的过度开采对河道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严重影响河床稳定和防洪安全,目前天然砂资源已经大为减少,接近枯竭,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机制砂在混凝土的使用正逐步增多,2008年以来我国砂石用量逐年增加,砂石骨料总用量已超过200亿吨,机制砂用量占砂石总用量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机制砂用量超过180亿吨,占比接近90%。预计3-5年后,机制砂将完全替代天然砂;
机制砂生产过程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尾料,目前制砂设备的生产率为15%-35%之间,每年全国将产生不少于40亿吨尾料。路基回填、水泥掺合等方法仅可以消耗50%左右,堆放填埋仍是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严重影响耕地、林地生态恢复,机制砂尾料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十分严峻;
现有技术鲜有提到将机制砂尾料作为混凝土原料的使用,且机制砂尾料制备的混凝土施工性能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制砂尾料的自动再处理利用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制砂尾料的自动再处理利用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且高效的将机制砂尾料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机制砂尾料进行再次利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制砂尾料的自动再处理利用设备,包括:
底座;
物料搅拌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执行待处理的砂尾料与多种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工序;
料剂搅拌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执行多种料剂进行混合搅拌工序;
混合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用于执行物料搅拌机构得到的混合物与料剂搅拌机构得到到料剂进行混合搅拌工序;
其中,物料搅拌机构与料剂搅拌机构结构相同,物料搅拌机构与料剂搅拌机构均包括:
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
翻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工作端;
搅拌罐,设置在翻转组件工作端;
搅拌组件,位于搅拌罐的正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于底座上,其工作端能够朝搅拌罐的内部延伸。
优选地,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
中空矩形架,设置在底座上,位于混合机构的一侧;
升降板,呈水平位于中空矩形架的正上方;
限位杆,具有四个,分别呈竖直设置在升降板的底部每个拐角处,中空矩形架的顶部分别设有供每个限位杆穿行的限位穿孔;
第一电机,设置在中空矩形架的底部,其输出端能够转动的穿过中空矩形架的底部两面朝中空矩形架的内部延伸;
螺纹套治具,呈竖直贯通设置在中空矩形架的顶部,其轴线与第一电机的轴线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阳波,未经刘阳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6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