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6486.2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陈伟荣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制冷剂 中不凝 性气 综合法 | ||
1.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方法分为四种独立方法以及两种组合式方法;
具体分别如下:
方法一:恒压加热;
方法二:脱气膜滤;
方法三:超声脱气;
方法四:分子筛吸附;
其中方法一与方法二之间组合以及方法一、方法二和方法三之间组合的方法也可进行不凝性气体脱除的实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恒温加热是由加热装置、集气装置、冷凝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及管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原料制冷剂从入口被引入加热桶后,桶中的加热盘管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S2、加热后由于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压力增加,溶于饱和状态制冷剂中的不凝性气体会从液相中逸出,同时加热的过程也会使制冷剂更多的气化而重新建立一种动态平衡;
S3、将不凝性气体和制冷剂蒸汽通过伞形设计的集气罩引入到冷凝盘管中,冷凝盘管浸没在低温的工艺水中,此时制冷剂蒸汽将被重新冷凝成液态制冷剂而不凝性气体在该温度下因无法冷凝而仍以气态方式存;
S4、进入气液分离桶的不凝性气体从顶部排放口排放而冷凝的液态制冷剂将重新回到制冷剂原料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二中的脱气膜滤装置是以筒状结构为基础的气液分离装置,且装置内装有大量的中空纤维,纤维的壁上有仅供气体分子可通过的微孔,而液体分子则不能通过这种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制冷剂在一定的压力下从中空纤维中通过,而中空纤维则处于真空负压环境中;
S2、由于制冷剂流的压力下降使溶于制冷剂液中的不凝性气体逸出并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将逸出的不凝气不断的抽走,从而达到去除制冷剂中不凝气的目的;
S3、脱气膜中装有大量的中空纤维束可以扩大气液界面的面积,从而使脱气速度加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三中的超声空化效应是存在于液体中的微气核空化泡在声波的作用下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发生的生长和崩溃的动力,超声波在液相中作用时,溶液中极其微小接近分子直径水平的气核泡可通过气—液界面“定向扩散”进入空化气泡,空化气泡进入聚集生长阶段,聚集的结果是空泡不断扩大并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到溶液表面崩溃释放出气体来完成液相脱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除溶于制冷剂中不凝性气体的综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四中的分子筛采用可控制孔穴直径大小的多孔材料,其中分子筛由水份分子筛、碳分子筛和富氧分子筛组合而成,制冷剂将按欲去除分子大小排列首先进入4A分子筛塔进行水份的去除,然后依次进入碳分子筛、富氧分子筛进行脱氧、脱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鸿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64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