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及FFR的计算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7130.0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章;余龙;秦旺;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0;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末端 微血管 阻力 计算方法 ffr 系统 | ||
1.一种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血常规数据和心脏的医学图像,对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和重建处理,得到冠脉树模型,所述冠脉树模型含有主动脉根部,基于冠脉树模型确定心肌的体积以及各个冠脉出口的半径;
S2:在冠脉树模型上增加多个侧枝血管,即增加多个冠脉出口;
S3:对于冠脉树模型上的N个冠脉出口,基于心肌的体积和每一个冠脉出口的半径,分别确定每一个冠脉出口的供血心肌的体积;
S4:基于冠脉出口的半径和冠脉出口的供血心肌的体积,生成微循环血管模型,具体过程如下:
S41:初始化生成微循环血管模型,所述微循环血管模型包括N个冠脉出口,将每一个冠脉出口分别作为一个父代,执行步骤S42;
S42:每一个父代进行一次分叉操作,一个父代得到多个子代,每一个子代即一个血管,将父代的供血心肌分配给每一个子代,按照子代与父代的对应关系将所有的子代添加至微循环血管模型;
S43:遍历上一个步骤获得的所有的子代,如果存在半径大于r0的子代,则将所有半径大于r0的子代作为父代,执行步骤S42,否则,完成小血管树模型的生成;
其中,r0为预设置的微循环血管模型最小血管半径;
S5:基于微循环血管模型和血常规数据,利用泊肃叶定理和法林效应计算各个冠脉出口的微循环阻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冠脉树模型上增加p个(1≤p≤7)侧枝血管,所述侧枝血管的增加位置为冠脉靠近心脏内部的一侧,且处于已有冠脉的上下级两个分叉之间,侧枝血管的长度为3-5mm,侧枝血管的半径为冠脉树模型上已有的血管的最小半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p的取值是由上下级两分叉之间血管面积的变化量决定的,具体为:
p*(r侧枝血管)n=(r上级分叉)n-(r下级分叉)n
其中,r侧枝血管表示侧枝血管的半径,r上级分叉表示上级分叉下游血管的半径,r下级分叉表示下级分叉上游血管的半径,n的取值范围为2.3-2.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i个(1≤i≤N)冠脉出口的供血心肌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i表示第i个冠脉出口的供血心肌的体积,V表示心肌的体积,ri表示第i个冠脉出口的半径,rk表示第k个冠脉出口的半径,n的取值范围为2.3-2.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中,一个父代进行一次分叉操作具体为:
将父代的供血心肌等效为椭球体,在椭球体的表面取一个点为根节点,根节点代表父代的出口所在的位置,过根节点将椭球体平均分为m个(2≤m≤5)子部,分别找到每一个子部的质心,连接质心与根节点,得到的m个线段即为m个子代,每一个子代的供血心肌的体积即为一个子部的体积,m个子代的半径相同,且子代的半径r子代与父代的半径r父代满足关系式:m*(r子代)n=(r父代)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分叉操作时,父代的供血心肌等效为球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冠脉末端微血管阻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分叉操作时,过根节点将椭球体平均分为2个子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1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