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残影消除电路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7416.9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照;余思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雷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电路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残影消除电路及显示装置。上述残影消除电路包括供电单元、残影消除单元和放电单元,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残影消除单元电连接;放电单元的控制端用于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放电单元的执行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屏幕关机时,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放电单元。放电单元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对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进行放电,以加快降低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压。当第一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残影消除单元对屏幕中的电荷进行放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残影消除电路可以快速启动残影消除单元对屏幕进行放电,实现消除残影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残影消除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_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常见的显示器产品,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以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TFT_LCD屏幕关机后,屏幕内的电荷放电缓慢造成电荷残留,导致屏幕出现残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残影消除电路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屏幕关机放电慢导致出现残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残影消除电路,包括供电单元和残影消除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残影消除单元电连接;当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的第一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残影消除单元利用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对屏幕中的电荷进行放电,所述电路还包括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的控制端用于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放电单元的执行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屏幕关机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放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进行放电,以降低所述第一电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电荷泵单元,所述电荷泵单元的控制端用于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荷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输出的振荡电压提升至第二预设电压,并将所述第二预设电压输送至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电荷泵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电荷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荷泵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输出的振荡电压为0V和12V按照设定频率切换的电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屏幕关机时,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输出的振荡电压的持续时间至少为1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