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建设用夯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8321.9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萍 |
主分类号: | E02D3/068 | 分类号: | E02D3/068;E02D3/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建设 夯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建设用夯实装置,包括电机箱,电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管,伸缩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锤头,锤头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夯实板,夯实板的两端均向上三十度翘起,电机箱的一端相对设有两组L形连接杆,L形连接杆的横杆与电机箱固定连接,本装置底部的锤头与夯实板之间通过限位条与连接板的拼接能够拆卸与安装,可根据不同面积选择不同大小的夯实板,避免一些狭小的地方夯实时,大型机械难以使用;本夯实装置的把手内部设有一号弹簧和一号阻尼杆,两个二号弹簧的拉动与推动下缓慢移动,达到缓冲效果,通过弹簧和阻尼杆的减震与阻尼,避免设备在工作时因为快速冲击导致的震伤工人的现象,提高设备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建设用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是将路面跨越江河、山洞和地面等特殊地域,供人、车行的人工构造物,我国是基建大国,桥梁建筑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现有技术中,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为了增加桥梁的承重能力,需要实用设备将地基夯实,在一些面积较小的地方,大型夯实设备难以使用,只能使用手动夯实机,而传统的手动夯实机在使用时由于设备本身的工作原理导致振动幅度过大,工人手部容易被震伤,且传统的手动夯实机在使用后难以移动,及时短距离的移动也较为困难;此外,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不同工作条件的不同,对手动打夯机的冲压板的面积要求也不尽相同,且冲压板在使用过程中一损坏,导致冲压板需要经常进行更换,CN210917305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打夯装置,通过利用在卡座和滑动块上设置上下对应的凹槽并利用插杆固定的方式来固定冲压板,但是该固定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上下对应的凹槽竖直,与冲压板的运动方向一致,冲压板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使得插杆上下运动,导致插杆的脱离,进而造成冲压板的脱离,产生安全事故;此外,虽然现有技术CN209323496U一种地基夯实装置,采用在压柱上开设腔室并在腔室内设置电动伸缩杆来卡合压板的技术方案,由于压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形变,此时,电动伸缩杆承受来自压板的剪切力,造成电动伸缩杆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桥梁建设用夯实装置,锤头与夯实板之间通过限位条与连接板的拼接能够拆卸与安装,可根据不同面积选择不同大小的夯实板,避免一些狭小的地方夯实时,大型机械难以使用;本夯实装置的把手内部设有一号弹簧和一号阻尼杆,两个二号弹簧的拉动与推动下缓慢移动,达到缓冲效果,通过弹簧和阻尼杆的减震与阻尼,避免设备在工作时因为快速冲击导致的震伤工人的现象,提高设备使用的舒适度;装置需要短距离移动时,无需使用输送工具,直接将装置放到,使电机箱远离L形连接杆一端的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拉动L形连接杆即可使电机箱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建设用夯实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建设用夯实装置,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锤头,所述锤头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的两端均向上三十度翘起,所述电机箱的一端相对设有两组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的横杆与电机箱固定连接,每组所述L形连接杆设有两个,相对的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之间设有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把手的上下两端均开凿设有二号伸缩槽,所述L形连接杆的竖杆与二号伸缩槽插接,每一个所述二号伸缩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
所述锤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夯实板的顶部相对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开凿设有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两个连接插槽插接,所述锤头和夯实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和连接插槽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插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插槽远离限位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插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萍,未经刘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